单位:兽医处、动卫所)。
四是建设市县有害生物、蝗虫预警站(责任单位:种植业处、科教处)。
9.解决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大问题
全力实施农民增收民生工程,每年投入9亿元,五年投入45亿元(责任单位:厅机关各处室)。
10.解决农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总结推广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经验,搞活山区县域经济(责任单位:科教处、种植业处、南亚办、畜牧处、经营管理处)。
11.解决农村沼气建设任务艰巨和生态循环农业刚刚起步问题
一是新建户用沼气5.3万户、乡村服务点663个、乡镇沼气服务站点120个,率先在全国实现第一个农村沼气服务体系覆盖全省(责任单位:科教处)。
二是加快建设大中型养殖场、果园、农产品加工厂、农村新校园沼气工程,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责任单位:科教处)。
12.解决农村土地流转有待完善问题
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改革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农经处)。
13.解决城乡统筹任务十分艰巨问题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支持保护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责任单位:厅机关各处室)。
14.解决廉政责任制需要强化问题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15.解决项目资金管理、采购和验收等问题
一是充分发挥政策项目研究中心作用,围绕启动内需,策划、整合、实施、争取一批项目(责任单位:厅政策(项目)研究中心、计财处)。
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责任单位:计财处、机关党委)。
16.解决干部的思想作风和机关建设问题
一是加强厅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落实“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农业政风行风建设,理顺机关职能,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责任单位:机关党委、人事处)。
二是继续实施机关改革措施,理顺机关下属单位职能(责任单位:人事处、机关党委、办公室)。
三是加强信息、文印等条件建设(责任单位:办公室)。
四是加强农业宣传工作(责任单位:办公室)。
17.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创新强农惠农政策机制(责任单位:计财处、省农机化局、畜牧处、兽医处、种植业处、南亚办、科教处、农经处、经营管理处)。
二是创新项目管理机制(责任单位:计财处、机关党委、办公室)。
三是创新农业合作主体机制(责任单位:农经处、畜牧处、种植业处、南亚办)。
(三)较长时间解决的问题
1.围绕特色抓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是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全国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责任单位:种植业处、南亚办、畜牧处、质量与标准处)。
二是加强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大型农产品和农资批发市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市场处、农经处)。
2.围绕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农业监管服务体系
一是抓好农业科技、质量控制、测土配方施肥、沼气、动植物疫病防控、市场营销、小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