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管理
1、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服务。让流动党员素质提高、党性意识增强、纪律观念加强、作用发挥明显进步。
2、适应我县“小县大城”发展战略要求,建立起以*镇管理为主,其他乡镇协助管理的进城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网络,实现流动党员的管理模式由流出地党委管理向流入地党委管理服务转变。
3、完善服务措施,为流动党员提供有效服务,充分调动流动党员在城镇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二、管理对象
进城流动党员管理的对象为本县各乡镇流入*镇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职业的党员。对外省、市、县流入党员,也要根据其意愿纳入进城流动党员管理范围。
三、管理体制
*镇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由镇党群副书记任中心主任,其他人员由党委办、工办、社区办等办公室业务骨干力量组成。在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的指导下,镇属各企业、社区、农村等党支部具体负责对落实本支部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和活动开展。其他乡镇成立外出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协助*镇做好本乡镇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四、管理职责
*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要围绕建设“流动党员之家”的要求,制定和落实管理服务措施。具体职责:一是落实组织关系。及时办理流动党员临时组织关系接转手续,把流动党员临时组织关系落实到各党支部,并建立科学完整的档案材料;二是经常检查指导。检查和指导镇属各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各项措施;三是提供有效服务。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在生产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和各乡镇外出党员管理服务中心沟通协调,定期听取流动党员意见,共同抓好流动党员各项管理服务工作。
*镇属各企业、社区、农村等党支部要主动吸纳进城流动党员,把流动党员纳入本支部党员管理服务和发挥作用的整体范围,落实好流动党员除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之外的各项权利。具体职责:一是吸收流动党员参加本支部开展的党的各项活动,及时通知并提供各类学习资料;二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分配适当的工作,发挥他们的作用;三是关心爱护他们,对流动党员碰到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四是对流动党员在本支部的活动情况进行登记,并将表现情况进行鉴定,向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反馈。
其他乡镇党委要协助*镇做好本乡镇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具体职责:一是沟通信息。了解和掌握将本乡镇流入县城的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并及时提供给*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及时接转临时组织关系;本文来自二是通报情况。定期召集本乡镇的进城流动党员活动,通报本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并听取意见和建议;三是提供服务。依托乡镇外出劳动力服务中心和村民援助服务中心,及时解决流动党员以及留守家属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五、具体要求
1、调查摸底,建档立册。通过*镇党委排摸和其他各乡镇党委调查两种渠道,摸清流动党员的数量、行业分布、结构特点等状况,力求底子清、情况明。各乡镇党委要组织人员逐一对所属党支部外出党员进行调查摸底,摸清外出党员的姓名、流向、从事行业、住处、联系方式等,建立流动党员信息档案;*镇党委组织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