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围绕一个中心;锁定两大区域;破解三大难题;力推四批项目;落实五大举措;力求六大突破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三大难题包括土地制约、资金紧张、征地拆迁:四批项目包括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区重点工业项目、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重大外商投资项目;五大举措包括加快完善平台、加强项目管理、加紧征地拆迁、强化协调服务、深化项目前期;六大突破包括“大好高”项目引进上取得新成效、保障项目建设用地上取得突破、平台承载能力上得到新提高、产业规划布局上取得更合理、项目推进形象上取得新成果、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进展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为深入贯彻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关系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保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区委、区政府决定20*年继续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为确保活动有序推进,取得实效,在认真总结近几年工业项目推进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围绕一个中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工业强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以工业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快“传统产业提升、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提高工业投资产出效益,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二、锁定两大区域
——东部新区,可概括为“一区四片”,即织里工业功能区、八里店工业功能区、*工业功能区、*工业平台,着重打造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区块。
——西部104国道和鹿塘线的沿线,可概括为“一线四点”,即*工业功能区、东林工业功能区、道场工业集中区、妙西工业集中区,着重发展机械五金、生态型的特色工业。
三、破解三大难题
(一)土地制约。针对目前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尚未调整、农转用指标趋紧、工业用地必须拍卖等不利因素,我们要及早谋划,创新方法,努力缓解土地要素制约。一是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精心组织包装项目,积极参加省组织的重大招商签约活动,为争取省土地指标创造条件。二是积极“向内”盘活土地存量。对闲置一年以上的,依法收取土地闲置费;对闲置两年以上的,依法收回;对达不到投资强度标准、用地效率低的项目以及停建、缓建项目的土地,通过协商与合理补偿等办法,动员业主核减用地规模或退出土地。对闲置的厂房和已无产出效益的企业进行排查,动员其产权招商或对外出租,盘活土地存量。三是造田造地开发土地补量。统一思想,宣传发动,大力开展土地整理、造田造地,补充增加耕地面积,为我区发展提供基本农田和占补平衡指标。四是紧盯市计划、奖励等指标。对未能列入省重点行列的“大好高”工业项目,积极向市争取市计划、奖励等土地指标,减少区得土地指标的压力。五是做好“零土地”文章。提倡企业或乡镇建设标准厂房,节约土地,同时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在原有车间扩大再生产。
(二)资金紧张。目前资金紧张主要表现在项目业主建设资金短缺、乡镇平台建设资金紧张和对下政策处理资金缺乏等几个方面。解决资金问题已成为确保项目推进年活动顺利进行、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必须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一是建立项目业主与银行的联动机制。一方面鼓励各商业银行继续提高存贷比,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优先投放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另一方面,项目业主也要转变观念,加强与银行的沟通,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要主动去适应银行资金投放的要求。同时,还要大力引进市外金融资本。二是乡镇要盘活存量资产。要加强预算外资金调控、调度,修订完善财政扶持政策,集中财力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