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活动方案 >> 正文
公司安全环保除隐患的活动计划方案

3、继续加大反“三违”行为处罚力度。要从严查处“三违”行为,坚持开展岗检、巡检、日检活动,做好群众性的“自检、自纠、自防”与“互检、互纠、互防”工作。对认真查找及检举严重违规现象的员工,应给予适当奖励,对违反禁令的员工一律离岗教育,对一般违章行为进行积分处罚,对违章而造成事故的,一律实行待岗处理,从严处罚。

(三)严格控制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1、开展污染源排查。基层单位要开展清洁生产内部审核,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以及噪声等进行排查,逐项与法规标准进行对照分析,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台帐及动态记录。企业要组织环保专业人员对基层单位的排查情况进行验收,形成验收报告或污染源调查报告。

2、加强污染治理。要严格按照标准设计、配备和使用环保设施与装备,分级明确每个排放口的达标排放责任人。对于不能达标排放的污染源要组织专业力量进行评审,形成可行的整改方案,及时组织实施。

3、强化环境监测。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环境监测,按程序及时报告监测结果。加强新装置开工和施工作业前的环境审计,确保环境保护设施达到设计要求;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定期监测,严格依据监测结果定量考核;加强施工完成后的环保验收,确保污染物治理和生态恢复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四)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治理

1、全面开展事故隐患排查。要广泛发动全体员工,分层次、分步骤、全方位地开展隐患识别活动,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建立隐患台帐,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备案。

2、加强隐患监控管理。要制定监控整改方案,落实监控、防范、应急措施,编制各级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实行动态管理。

3、加大隐患治理力度。要逐级落实隐患治理负责制,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于规模小、危险性高、环保隐患大、与主营业务联系不紧密的装置进行关停淘汰。对重大隐患,要优先列入整改计划,抓紧治理。

三、活动安排

(一)组织领导

集团公司成立“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领导小组。

活动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活动办公室主要负责“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的组织安排、推动和检查考核等日常工作。

(二)时间安排

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部署和动员。时间从1月1日至3月31日。各单位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和学习,确保广大员工人人皆知。

第二阶段:实施和自查。时间为4月1日至10月31日。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加强过程指导和督导,确保活动扎实有效。集团公司将适时进行抽查和督导。

第三阶段:总结和验收。时间为11月1日至12月31日。各单位要对“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进行验收总结,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集团公司将适时组织验收。

(三)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要全面总结、分析安全环保形势,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制定“安全环保基础年”活动实施方案,落实具体措施。要切实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管理理念上狠下功夫,在全面提高管理者素质和操作人员技能上狠下功夫,在全面真正落实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上狠下功夫,在全面彻底整改、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上狠下功夫,在全面建立健全突发事故应对、次生事故防范措施上狠下功夫。要加强对活动的组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今年救捞系统活动运行方案
       美容院提高业绩推行促销方案
       20年烛光婚礼企划方案
       20年县医疗卫生岗位培训实施方案
       新农村规划建设方案
       20年农村社保管理方案
       党员干部集中教育方案
       20年党委干部民主生活会活动方案
       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方案
       党员自主学习管理活动方案
     
    民办学校创建三星级学校计划
    国土资源思路安排
    工会基层干部培训班开学典礼讲话
    档案管理员履职小结
    英语教育四个侧重点new
    学校治理学校安全例会制度
    水利局解放思想学习考察报告
    市对口帮扶动员大会讲话
    公文库深切悼念汶川大地震遇难同…
    银行国际业务部竞争上岗演讲稿
    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实施意见
    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消防安全检查活动方案
    药品安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药品安全机制建设意见
    乡村消防安全扶持实施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汇报
    食品药品安全办职责实施意见
    活动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