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毕业设计 >> 正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1.每个步骤都要有文字说明和论述 2.各个步骤必须是有机的组合,不可以支离破碎不成一体。 
一、封面
二、摘要 用约200-400字简要介绍一下论文中阐述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三、主题词 用一、二个词点明论文所述内容的性质。(二和三要在同一页面上)
四、目录 一般采用三级目录结构。 例如第三章 系统设计3.1系统概念结构 3.1.1概念模型
五、正文
第一章 前言
简要介绍: 组织机构概况、项目开发背景、信息系统目标、开发方法概述、项目开发计划等。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本章应包含:
(1)现行业务系统描述
包括业务流程分析,给出业务流程图。
具体要求:业务流程图必须有文字说明,图要完整、一定要有业务传递的流程。
(2)现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指出薄弱环节、指出要解决的问题的实质,确保新系统更好,指出关键的成功因素。
(3)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4)可行性分析和抉择
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营运可行性分析和抉择。
第三章 新系统逻辑方案
针对用户需求,全面、系统、准确、详细地描述新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1)数据流程分析
最主要的是给出数据流程图,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a.数据流程图必须包括系统关联图、系统顶层图、第一层分解图和第二层分解图组成。b.系统关联图确定了从外部项到系统的数据流和从系统向外部项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在其它层次的数据流中不允许减少,也不允许增加。各层次内部的数据流不受关联图的限制。 c. 数据流应有名字。 d. 外部项和数据存储之间不得出现未经加工的数据流。 e. 数据流程图的分解中,必须保持每个分层同其上层加工中的外部项和输入输出流相一致。 f. 各加工之间一般不应出现未经数据存储的数据流。 g. 数据存储之间不得出现未经加工的数据流。 h. 数据存储可以分解。 i. 若有查询处理,应在数据流程图中表达。 j. 统计和打印报表不在数据流图中表达。
(2) 数据词典描述
可采用图表格式或较紧凑的记录格式描述 a、若采用图表格式,可只写出数据流、数据元素、加工、数据存储和外部项各一个表。 b、若采用紧凑的记录格式,则应列出全部成分。如数据元素: 编号 名称 存在于 数据结构 备注 e1 入库数据 f1/f3/f11/f15 入库单号 日期 货号 数量 e2 出库数据 f1/f3/f11/f15 出库单号 日期 货号 数量 c、据流程图中系统顶层图的数据加工都必须详尽写出。
(3) 基本加工小说明
可采用结构化语言、数学公式等描述各个基本加工。
第四章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 软件模块结构设计 a、系统软件模块结构图,并由此导出功能分解图及层次式菜单结构。 b、系统的模块结构应与数据流程图的顶层图的加工一致。
(2)数据库设计 a、应按下列次序阐述各个元素:实体、实体的属性、实体间联系、e-r图、转换规则、关系模式。 b、在介绍实体的属性时,不应包括联系属性,联系属性直至关系模式中才出现。 c、数据流程图中的每个数据存储可隐含于e-r图中的多个实体。 d、 e-r图中的实体要与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存储相对应。每个实体要指出实体的标识码(主码)。对每个实体或联系应列出其应有的属性(用列举的方法)。 e、e-r图中至少要有一个多对多的联系。 f、必须严格按照转换规则从e-r图产生数据关系模式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理工类毕业论文格式
       提升阅读能力写精彩毕业论文
       如何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指导手册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指导书
       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品牌包装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总结
       建筑工程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设计类毕业实习报告
     
    护士长个人小结
    汽车配件分公司开业庆典贺辞
    大学生中学生辩论赛辩论题目大全
    国旗下讲话—第周—一分耕耘一分…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性…
    迎新春慰问演出晚会串词
    政府报告的几点说明
    银行会计人员总结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拓…
    企业规章制度物业治理
    学校计算机知识比赛活动方案
    计算机辅助技术深化应用若干
    会计核算机构事迹材料
    计算机学生军训体会
    计算机语言创新教育课程设计
    计算机数据库课程设计心得体
    计算机网络个人见习领悟
    市国税局系统人员分布及计算
    经管系旅游系团总支学生会计
    计算机管理制度
    毕业设计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