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性课题,在有了严格证明后这部分可以略去。原因是验证工作意义虽大,但测试工作耗时大多,毕业设计期间往往难以完成。
(5)第五步是评价与结论
具体内容有:
a. 本人在本课题中做了哪些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哪些是采用、继承和改装;哪些是本人的创造与发明。曾经使用了哪些重要的原理和技术。
b.对比测试结果,从整体到各个部分,哪些是重要的,成效如何,存在哪些不足?是何种原因造成的。
c. 今后的工作和改进设想(论文对此点应特别强调)。
d.成果的意义,推广和应用前景。
4.注意事项
(1)正确处理抄和创的关系
科技论文的许多原理和技术是建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说明起点,“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篇文章只是东抄抄、西抄抄的拼凑,没有自己的东西,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怎样突出自己的工作,是写科技论文的核心,切勿大段、整页地抄。有时为了说明一个新理论、新原理、前导的公式推导,非大段地抄不可,此时,可写入附录中,否则你在文章中说了半天,可全是别人的,既侵犯了知识产权,又没有什么价值可言。放在附录中,则既说明此式并非社撰,又可为读者查阅时提供方便。
(2)善于用图来表达概念
在表达概念时,“图”有极强的表现力,半页一幅的图,有时可代替1~2页的文字。更主要的是,图形会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记忆。因此,善于用图形表达,文图恰当搭配,可以增强论文的效果。今后的论文将向多媒体表达方式发展。声、图、文等综合起来表达,是认知心理学的问题,目前还属于艺术家的创意,尚未总结出什么规律来,但注意图文表达的修养,有可能使表达能力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3)论文的独立性
一篇论文所涉及的前人工作和各种技术很多,倘若都以引用参考文献来解决,留给读者的,往往是疑点大多,难以读完。例如:“按(7)、(8)、(10)、(12)的观点,本系统采用阈值2~7,前期干扰系数13~18,……”不是一篇好的文章。应该对引文的要点作一两句概括,这样,文章才能作到相对完整、独立,就不会让读者产生“还要去查参考文献,太耽误时间”的心理负担。
论文独立性还表现在不依赖附录上。附录只能为主论增色和进一步加以明确,没有附录,主论也应能让读者读懂。附录是可附可不附的文字。
(4)正确理解可读性
学术论文不强调“通俗易懂”,而强调“清晰明确”、“循序渐进”。
(5)文章不宜过长
文章的长短要根据读者对象和课题的学术深度来决定,一般说来,越短越好,惜字如金,但应以“能否把间题交待清楚”来取舍。一般性知识可以直接引用,不必多加解释。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诸如二进制、程序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