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到工作结束时都要交出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不但是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所做工作的总结;而且还是他大学学习阶段结束时,在知识结构、专业素质、技术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表达。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历届学生都十分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现就毕业论文的技术起点(应该达到什么水平)、行文风格(怎样书写才较为恰当),注意事项等综述于下:
1.文章的技术起点
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学术或技术水平应定位在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其深度应能让同一专业、但课题不同的同学看懂。
2.行文风格
论文既是对某种技术的原理、机制、特征的说明,又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为此,行文风格的第一点是“就事论事、言简意赅(即信息量大)”。有时,为了达到可读性的目的添加一些修饰隐喻也是可以的,但决不能像市售傻瓜书、一日通之类的书一样,加入煽动、臆造之类的词句,如“只有傻瓜才那么想……”等。
注意行文风格的第二点是“术语要规范”。国际、国内学术刊物怎么说,我就怎么说。比较生癖的,可以采用加括号并加解释的办法,切勿杜撰术语。技术名词,倘若词典上查不到或尚未形成定论,而又不得不写的,应加注原文。
注意行文风格的第三点是“注重论据”。所用到的每一个概念,每一种机制,每一个论点都应该是有根有据的,层层展开,不断深化。对于本专业所公认的概念和论点,可直接予以引用,否则就应就地举出例证,或标注引文(参考文献)。论据中的数字特别重要,日期、百分数、条件数据是科学论文中最常见的。量化是科学论文的主要目的之一。
注意行文风格的第四点是“条理化”。为了讲清楚一项复杂的技术,常将整个文章分解为篇、章、节、小节、段、要点,以逐步地予以深化,或具体化。而连续的章,节。段则用来讲述该事物的同等重要的侧面,或者逻辑的顺次深化。书和小说无不按此树形逻辑展开。科技论文由于信息量大,来源杂,陈述又要确切(几个因素就是几个),清晰的条理就更是重要了。条理化有助于防止概念混淆(不同概念另立一条)。要防止过粗和过细的分解。一般一个小节说明一个概念或一种机制,一个大节说明一个原理,一章说明一个侧面。
3.撰写方法
常见的是逐步予以展开的方法。
(1)第一步,往往是对课题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提出欲达到的目的及拟采用的方法。具体内容有:
a.大体上勾画出一个轮廓,让读者对该课题的来龙去脉有所了解,对于工程性d.对效益及风险进行分析。理论性课题只对效益进行讨论。
(2)第二步:对设计(理论)体系加以阐述。
这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部分,是对本人在完成课题过程中所做工作的陈述。
a.工程型毕业设计的内容及写法基本与实际工程中的初步设计、工程设计相当。不同处在于:除对所用技术方案和工作原理作说明外,还要说明采用这一方案的原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