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牢记军民鱼水情
都是赤脚草鞋,于是和二嫂连夜为红军赶做了10双白布里鞋(穿上这种鞋,再套穿草鞋可以御寒)。红军走时,感激地说:“我们穿上这鞋子,一定要更好地打白军,打土豪!”石下江街上的裁缝邱国财、王轩安等人,通宵为红军制作军帽。石背的谭又华为红军送伤病员、背药箱,一直到达会同县的江西界。红军在李家渡遭两架敌机的轰炸,牺牲了20来人。李明生、刘大炳等20多个贫苦农民与红军指战员一起,流着眼泪埋葬了烈士的遗体。第二年开春,当地的豪绅扬言要掘坟开棺,把红军烈士的遗体丢到河里去。穷人们知道后,就暗地里凑了一些钱,把红军墓迁移到一座山上,并在四面栽上了青松翠柏。这座烈士墓一直完好地保存到现在,经过维修,立了碑记,成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穷人和红军心连心,花园的许多贫苦农民,都护理过在李家渡被敌机炸伤的红军伤员,李雪姣就是其中一个。李雪姣家收容了一个浏阳籍的红军伤员,把他藏
在红茹窖里,又请来一个草药医生给他治伤,精心护理达半年之久。红军伤员愈后离开时,李雪姣还送还给他包袱、雨伞、粮米、碗筷等。这些活生生的事实,无不令人深感感动。正是:千言万语话长征,牢记军民鱼水情。
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