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三工安全管理[安全征文]
交换的柔性即人性化的管理,以充分发挥“三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三工”队伍的凝聚力?实际上,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互为补充才能形成情理并蓄、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但其不同的质、量组合,适应不同的安全状态,所以对于 “三工”要注意以下几种形式和问题:
2.1.1企业精神与柔性管理
对“三工”的柔性管理,也是同企业精神一样的软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总体水平的提高,不仅在于企业安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强化,也在于坚持 “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现安全长周期的能力。它需要是“三工”之间以及与承包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服务和应急、应变能力的不断改进与提高。积极开发“三工”的潜力,使其有机组成一个团队,才能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才能万无一失,这相当于对第一级资源和第二资源的配置方式起保证作用的“软部分”。由于它的作用是不直接、不具体,但具有随机性、模糊性、直觉性、适度性的特点,所以创造性也应贯穿于“三工”管理的方方面面。因为“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创一流”所代表的内涵,也是“三工”所需要的一种企业精神和价值趋向。
2.3企业规模与人性化管理
企业规模越大,其内部的潜在关系、人—机系统的安全隐患就越多,并随人数的增加呈几何级数增长2。所以,对12人以上的“三工”承包班组,应强调管理的刚性、严明性,因为这里的“三工”,趋向于正规化的员工,能够明确自己应负的责任范围、工作完成状况的衡量标准、奖罚程度等,安全生产的确定性有相应的保证。对12人以下的承包班组,由于成员之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接触、交往以及面对面的沟通比较频繁,彼此熟习、了解,容易产生感情互动、较强的凝聚力和统一行动,又能添补制度空间的缝隙。此时过于强调某些非人性化的规范和制度就显得多
2.4.交换目标
交换目标(工资、奖金以及个人获得心理满足的各种因素)是企业与“三工”之间的一种利益互动关系。严厉的奖惩是保证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但“三工”群体和个人都有自己的交换目标及排列顺序。企业的交换目标,表现为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实现安全效益的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大化,难免和“三工”比较复杂的交换目标及排序不一致。所以,造成的对立和偏差,特别会导致“三工”在安全生产中盲目的自我调节,以至习惯性违章和误操作、恶性事故的反弹,影响安全目标的实现。对此采取强化、细化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维持正常的组织互动原则,可以协调和规范“三工”行为,避免企业损失。
相反,“三工”从企业的安全价值体系中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就能产生相应的责任感。说明组织与“三工”的交换目标与排序越一致,“三工”的自主约束行为与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就越一致,此时的刚性制度管理很容易挫伤“三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刚性与柔性管理的内在关系
3.1.刚性管理
刚性管理是一个多维理念,针对“三工”群体的特
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