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物质和能量一起,看作是自然界的三大基石,我国学者沙莲香就认为:"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具有一定意义的图像集合或符号序列。"不难看出,对信息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信息意识的确立。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和应用,客观地要求人们必须首先对信息这个基础性概念有清晰的把握。笔者认为,香农对信息概念的定义,更符合信息活动的目的,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信息素养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它既包含对信息概念本身的理解,也包含对整个信息活动的认识和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促进了人们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极大地强化了人们的信息意识。
2、促进人们终身学习。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传统的学习问题提出了质疑。随着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世界软件大王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ti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等书籍的出版,反映出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欧盟委员会的一份名叫《走向知识化的欧洲》的文件已把知识、信息与素质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新的学科不断涌现,"信息爆炸"说明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在飞速增长。有资料显示,全世界传递的信息量以每天近百亿信息单元的速度递增,并以15%-20%的加速度不断发展。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经超过过去5000年的信息量的总和。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也做出了同样的结论:人类的知识在19世界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是每10年翻一番,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番,而近十年是每3年翻一番。知识与信息伴随着商品频繁地更新换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一方面,人们的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学校中学习的知识过不了多久就可能陈旧无用;另一方面,"信息超载"问题也日益严重。终身学习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来并为人们所逐步接受的。终身学习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对信息的持续吸收和应用;它所要求的"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很大程度上也是指学习者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正因为终身学习与信息素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信息素养概念一经提出和引进,便很快得到教育、科技、文化界的强烈反响,普遍认为良好的信息素养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