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
二○○四年三月十五日
二、评改
1、标题不鲜明。标题是文眼,可传出文章“内在之神”。标题起好了,等于文章成功了一半。原文用“倡议书”三字作标题未尚不可,事实上大多数倡议书都是用这样的题目,但稍嫌平淡。如在倡议书前面加上概括倡仪内容的主题,改为“人人争为标准化堤防建设做贡献倡议书”,这样一来,标题就鲜明多了。
2、称呼不该省,也不恰当。倡议书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书信,可以发给单位、集体,也可以发给个人,都得根据倡议对象来确定恰当的称呼,也有在正文里出现称呼而省略的。原文把第一段最后一句话中的“局属各单位、机关各部门”作称呼,似有不妥,原因有二。一是单位、部门作为倡仪对象,有“公事公办”的味道,与受信人关系不直接,不易引起受信人思想上的共鸣,进而自觉积极地去响应倡议。二是明明是对单位、部门发出的倡议,但在第二自然段里又出现了“全体职工应如何如何”的倡仪,明显前后不照应。因此,将原文的称呼改为“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并放在正文之前,这样针对性强,比较容易引起注意和重视。
3、背景交待单薄。倡仪书是发动群众,齐心协力,配合、促进重大工作,急、难、险任务完成的一种有效手段。一封好的倡仪书,往住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倡仪书要想发挥作用,只有交待清楚倡仪活动的原因及各种背景,人们才会理解信服,才会自觉地响应。原文在这方面交待偏少,只说了任务艰巨,建设工地的紧张、繁忙,说服力不强。改为从标准化堤防建设的重要意义,工程建设的难度,领导的重视程度谈起,加上当前施工进入关键时期,行文至此,表现出了全局上下都在为这一中心工作而紧张忙碌的气氛,从而引出人人争为标准化堤防建设做贡献的倡议,水到渠成。
4、内容比较空泛。倡仪内容要实事求是,具体实在,切实可行,不要说大话、空话、套话,更不能哗众取宠,信口开河。原文除三、四自然段对机关各部门发出的倡议有些具体内容外,其余有很多都是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道理。如原文第二自然段,从工程建设是全局的大事,某领导人评价很高,我们都要干好本职工作,得出人人为标准化堤防建设做贡献的结论。绕来绕去几句话,说理浮浅,苍白无力,不能入心入脑,效果不好。另第六自然段“宣传先进、典型带动的倡议”,这是具体工作部门、人员的份内之责,列入倡仪内容,似有不妥。
5、结构安排混乱。原文第二自然段是针对全体职工发出的倡议,第三、四自然段是针对机关各部门发出的倡议,第五自然段是对系统内参加施工单位和局属各单位发出的倡议。从构思意图看,是按总——分的结构来写的。但三、四自然段都是针对机关各部门发出的倡仪,完全可以合并为一段。第五自然段工程把参建单位和局属各单位合在一起,看不出有什么恰当的理由,不如分开更为合适。为此,将原文结构仍按照总——分的模式调整如下:一是对全局干部职工发出人人参与争做贡献的倡议,二是对机关部门发出强化服务意识,为工程建设搞好服务的倡仪。三是对局属各单位发出强化保障意识,自觉安排好本职工作,随时听从调派支援的建议。四是对施工单位发出大搞科技创新、实行苦干加巧干的建议。
6、倡仪口气生硬。倡仪书是发出建议,提出倡导,不能端起架子,发号施令,那样的口气只能用在文件或领导讲话里。作为单位的一个部门,与全局广大干部职工都是平等的,发倡仪应多使用“请怎样怎样”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