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又可提高旅游景区(点)的整体形象,实现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1.2.5旅游者消费需求发展需要。
当前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旅游不仅要求愉悦、放松,还要求舒适、卫生。高标准的旅游厕所不仅能丰富景区(点)的内涵,而且还能满足旅游者的各项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还代表着城市和景区(点)的品味与形象。
1.3项目的可行性
1.3.1现有旅游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修建高标准的旅游厕所可以借助现有基础设施如给、排水、电力设施,修建成本相对较低。
1.3.2以“铜奔马”为标志的旅游产业正在凉州区如火如荼地兴起。
乘着西部开发的东风,雷台公园的扩建工程、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塔寺、天梯山石窟修复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特色旅游形成专线,观光农业形成规模,交通通讯不断完善,民俗风情丰厚浓郁,各种景点争奇斗艳,为凉州旅游业的发展推波助浪。
1.3.3各种装饰优美的造型厕所也是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既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又点缀了景区景点。
第二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2.1各景区(点)的厕所现状。
武威市凉州区现有160多个景区(点),除文庙、雷台公园各有一个普通的水冲厕所外、其余景区(点)基本为一些结合本地条件而建的旱厕、土厕,既不卫生又不美观,无法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区内尚无符合景区标准旅游厕所。
2.2日客流量分析
根据旅游景区(点)最大日客流量和厕所使用情况,按照《旅游景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旅游景区(点)厕所厕位按最大日客流量的5‰估算,全区共需要设置厕所52个,厕位305个。具体估算表见表(一)。
2.3建设内容及规模
2.3.1新建水冲式旅游厕所21间,其中:2厕间5厕位13间,2厕间8厕位2间,2厕间10厕位4间,2厕间12厕位2间。
2.3.2新建免冲式旅游厕所10间,其中:4厕间5厕位8间,8厕间10厕位2间。
2.3.3新建太阳能免冲式厕所18间,其中:4厕间5厕位9间,3厕间3厕位6间,2厕间4厕位3间。
2.3.4购置移动型4厕间5厕位免冲厕所3辆。
2.3.5改造现有给、排水设施。
第三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3.1投资估算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30万元,详细预算见表(二)。
3.2资金来源
申请国债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地方配套430万元。
第四章项目实施步骤
4.1建设期及步骤
该项目建设期为二年,即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分期分批建设。
第一期:2003年6月至2004年10月。完成武威市凉州区各景区(点)高标准厕所规划设计方案并立项,完成文庙、雷台、西郊公园、海藏寺院、海藏公园、东关花园、南城门楼、大云寺、白塔寺、天梯山石窟旅游厕所的建设。
第二期: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完成沙漠公园、濒危野生动物园、莫高旅游度假村、邓马营湖、莲花山风景区、清水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区、高坝智能农业示范区、沙产业室、沙生可食用动植物生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