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员工,只有获得职位提升,才能晋资加薪。同时“中心”可根据每个室的收入情况按季度或月进行奖金的发放(奖金提取可参照我院过去的发放比例进行大幅度的提高),每个实验室根据室内人员的表现确定奖金的发放比例。同时为了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设立部门奖,奖励依据为部门考核分。
3、与物质奖励相比,大家也愿意选择参加一定量培训的形式来作为应得的奖励,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基于此,一方面我们要将培训本身作为激励职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给职工"充电"的机会,会使他们感觉“中心”对自己的发展是很重视的,而且在提供培训机会的分配上,必须本着"公平竞争,择优培训"的原则,使真正有能力、有潜能的人获得应有的培训机会。另一方面,要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物质、精神或晋升激励。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往往都希望尽早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中心”如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能发挥所长,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
三、其它工作:
1、建立外部知识内部化机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中心”的规模再大。实力再强,也不可能将与“中心”检验工作相关的所有专家和学者集于麾下,即使出得起代价,也不是所有的学者和专家愿意为某个单位终生效力,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将这些外部专家和学者的知识转化为我们内部的知识呢所以,我们提出,“中心”为了使外部知识内部化,就应该建立起相应的外部知识内化机制。我们讲要建立外部知识内化机制,就是要订立长期、中期乃至短期规划,按照计划定期请专家来讲解、培训最新的业务技术、行业动态,解决技术难题(包括产品鉴定、新设备的研制等),这样,我们获得外部知识就会既有规划,又能以一次投入,永久受益、全员受益。
2、树立“中心”品牌形象
品牌形象是“中心”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经营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社会认可的形象,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和拓宽广阔的工作天地。使潜在的客户成为直接顾客。在品牌的经营上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一是建立“中心”网站,扩大知名度;二是在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三是与国内知名的零部件企业建立联系(采取为企业递送我们的宣传资料,问卷调查企业在检验等方面的需求等);四是积极参加行业内的重要会议等
3、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处理好“中心”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在处理好各方面关系中,处理好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最为重要,在发展资金问题上,我们可以寻求当地政府和国家局的支持。在监督任务的下达上,我们应该想尽办法获得国家总局和吉林省技术监督局的支持。
处理好“中心”与企业的关系:转变工作观念,我们的工作应从注重监督过渡到服务与监督相结合,服务更重要。企业与消费者就是我们的顾客,我们应建立起一个营销理念,象企业对待自己的产品一样对待我们的检验报告,企业正当的需求我们应该认为永远是正确的。
处理好“中心”与执法部门的关系:为了使执法部门与我们进行合作,并且主动与我们合作,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方法,比如我们也可以根据他们给“中心”带来的效益给予必要的奖励,奖励方式也可以参照我们的奖励制度执行。
4、检验设备的研制与检验标准的制定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对“中心”以后的工作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