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号文件的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强化行业监管;同时加强协调配合,加大查处违法块规力度,文化、公安、工商、消防等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联合检查,保证每月有一次联合执法行动。
终端监控制度。所有网吧必须统一安装网吧运营监控管理软件及网络安全管理软件,文化行政部门和公安部门组建网络监控管理平台,把技术监控和人工监控结合起来,最大限度杜绝违法经营行为。
社会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社会监督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布各职能部门举报监督电话、举报信箱,并做到24小时畅通;镇应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同志、学生家长、教师代表为义务监督员,建立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
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健全网吧属地管理责任制度,把网吧管理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对工作不力或造成责任事故的单位实行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镇政府要将网吧管理工作纳入到年终岗位考评体系。
媒体引导制度。引导新闻媒体加强对网吧行业的正面报道,扭转长期以来社会对于网吧行业形象的片面认识。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网络观念、文明上网。文广中心应积极配合网吧管理工作,在报纸、电视设立黑网吧及违规网吧“曝光台”,对群众有关黑网及违规网吧的投诉,一经相关部门调查证实,即坚决集中定期曝光,形成整个社会对黑网吧及违规网吧的有效制约机制。
三、工作职责
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政府牵头、齐抓共管”的管理方针,把网吧工作任务及其责任分解落实到居委会、村委会,保证工作措施落实到基层。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区域网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居委会、村委会对辖区黑网吧负有调查摸底、配合查处的义务。
文化执法分队负责镇建立网吧管理长效机制的牵头工作,并协助市进行管理监督持证网吧长效机制的实施工作。
工商分局负责查处取缔黑网吧,协助市建立完善查处取缔黑网吧的长效工作机制。制定打击黑网吧的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查处取缔镇区存在的黑网吧,达到黑网吧基本清除干净。
公安局要加强网吧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场所,该停业的停业、该取缔的取缔,对新设立的网吧经营场所要严把准入关;对经营场所依法配备必要充足的治安管理员。
电信分局负责加强对网吧经营场所互联网接入的监管,加大对为网吧违法提供接入服务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的查处力度。根据工商、公安、文化部门提供的擅自设立的、被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或责令停业整顿的网吧名单,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终止和暂停接入服务,对逾期未终止或暂停接入服务的,要根据法律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信息流量超过5台计算机并且24小时不间断的场所进行监控,一经查实是黑网吧经营场所,应立即停止信息接入;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对推委、扯皮,不切断黑网吧网络接入的服务商,要追究其责任。
宣传科教办应就如何引导中小学生文明上网制定专门工作方案。督促中小学校完善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通过开辟校园网,为中、小学生提供文明上网场所;强化学校教育监护责任,未成年人不进网吧的教育应列为学校一项必需的经常性工作,学生是否进入网吧应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和先进班级的重要参考条件;对网络成瘾的未成年人,要积极进行心理矫治;对正在经营的教育培训班清理,关闭利用培训班名义开设的变相黑网吧。
劳动、民政部门要加大对批准的培训机构的检查力度,防止其变相从事网吧经营活动。对利用电脑培训、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名义变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