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酝酿期:百思不解,暂时搁置,但潜意识里仍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3)豁朗期:忽然顿悟,明了解决问题的要害所在。(4)验证期:将顿悟的观念加以实施,以验证其是否可行,直到完全解决问题。
二、帕尼斯的理论:
(1)发现事实
(2)发现问题
(3)发现构想
(4)发现解决方案
(5)接受所发现的解决方案
他认为创新活动分为五个阶段:
(1)发现事实:搜集一切有关问题的资料,立即开始分析并整理资料,必须将感到困惑的资料都检查过,了解资料的每一细节。
(2)发现问题:随着对资料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线索也会呈现出来,创造者象海绵一样吸收所有组成问题的资料,等到全然渗透饱和之际,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反复分析和利用。
(3)发现构想:一旦将问题适当地界定和辨认以后,就产生了构想,选择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4)发现解决方案:当提出一系列构想后,就必须找出最好、最实际、最合宜的解决问题的构想,在逐一讨论每个构想的时候,在冥思苦想可能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会有批判思维,在最后分析中,最好的构想往往是非传统的、彻底改变的构想。
(5)接受所发现的解决方案:在这一阶段,要对解决方案作最后的考虑,并付诸实行。
三、奥斯本的理论:
寻求事实——寻求观念——寻求解答
在创新活动中强调应暂缓判定和评价,
不要轻易下结论。
四、奥尔森的理论:
(1)界定问题
(2)开放心胸以容纳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
(3)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法
(4)付诸行动
奥尔森(olson)的理论[8]:认为创新活动经历四个阶段:
(1)界定问题:了解问题、陈述问题,把握和扩展问题的要素,确定问题的界限。
(2)开放心胸以容纳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在确定构想之前,对各种不同的构想暂缓判定,先列出心中的构想,然后征询别人的意见,以提示自己,尽可能地列出一些奇想,做自由的幻想,最后综合所收集的奇思妙想,用以激发新构想。
(3)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法:首先整理构想,选择最好的,然后修改,改掉缺点,增加优点,并决定是否可付诸实行。
(4)付诸行动:对构想要有修改的弹性,意志要坚毅,要有不怕失败的勇气,能越战越勇地奋进,才能成功。
五、艾玛拜尔的理论:
提出问题——预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
——得出结果
六、吉尔福特的理论
信息输入——认知——解决问题——发散性加工
——辐合性加工——结果
七、信息加工理论
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阐述问题
——创造性观念形成——输出问题解决方案
八、王极盛的理论
需要动机形成——创造心理启动
——创造心理探索——创造心理成形
——创造心理检验——创造心理充实
九、塞利尔的理论
(1)恋爱或情欲;对知识的强烈爱好、欲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2)授胎:用在学习与观察进程中所得到的具体事实的知识来进行“授胎”。
(3)怀孕:孕育思想。
(4)痛苦的产前阵痛:当思想完全发育成熟的时候,科学家有一种不适感,是一种独特的“答案临近感”。
(5)分娩:新思想诞生,并不象生孩子那样使人痛苦,始终使人感到愉快和满足。
(6)查看和检验;立即检查新思想,从逻辑和实验方面验证它。
(7)生活:在新思想受到考验并证实了自己的生命力后,它开始独立生存并有可能被采用。
十、我国古代形容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历三种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