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发现、培养特长生,让他们先行一步,以点带面。
2、培养骨干分子,确定活动的基本框架。
3、制定阶段性目标,分解活动过程。
4、采纳合理化建议,尝试过程推进。
四、活动的指导要有重点、要具体。鼓励及时;批评点到为止。教师语言要富有暗示性和激励性。
相对来说,初一的学生,艺术骨干还不十分突出,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既有技术上的,也有心理上的。如贺羽、闫安安两位同学在学校艺术节、社区科技节中取得了第一名或一等奖的好成绩,我在指导上,一使
抓稿子修改,二是抓朗读技巧,同时对她们练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自满心理多次指正、批评;对于进步及时肯定、表扬,整个过程靠上去,不相信她们“会了”、“行了”的话,而要亲自看着她们反复演练,告诫她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最后,她们获得了好几项奖励。获奖后,我引导她们总结经验,她们感慨地说:“演讲没有先前想象的那么轻易,但获奖后觉得当时得付出还是值得的,通过这次演讲,我才知道了要想获奖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五、活动总结要全面,经验讲全,教训讲透,重视过程,表扬先进,以达到活动的目的。
从前搞活动,有时虎头蛇尾,不了了之。那学期,我没有那样做。我想:活动不搞便罢,要搞就搞好。做,就要达到目的,或得到成功的经验,或得到失败的教训。因为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的过程。那学期的活动,每次活动之前,我都有开场白,最后有小结,哪怕是一两句话。
如艺术节歌唱比赛后,我引导学生总结为:
1、我们练习的时间长,投入力量大。
2、有“专家”指导。
3、有失误,如歌唱后没有齐呼口号。
在得知我们班取得了艺术节年级第一的班会上,我总结道:“我们取得第一个第一,预示我们进入初中成功了一半,这是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拼搏的结果。这学期还有越野赛、拔河比赛,我们能不能取得三连冠?”大家齐说:“能”。活动的结果鼓舞了志气,振奋了人心。是活动就会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教训。
比如,我们在和初一%26#8226;5班拔河比赛,虽经多次演练,仍屈居亚军。学生士气有些低落,怨声载道。我发现了这一问题,及时总结:拔河比赛,我们也是成功的。一是我们提前进行了演练;二是我们的实力确实不如五班,人力不济;三是我们人心还不齐,劲还没有往一使。得到这个教训,暴露了存在的问题,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不也很好吗?
总之,一学期来,我们2000级6班,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突破口,相继取得了第五届艺术节年级第一名,越野赛年级第一名,拔河比赛年级第二名,几乎取得了三连冠的好成绩。在孤岛首届科技节上,又创造了辉煌,我班有8人次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其中贺羽、闫安安、许国梓三人获三个一等奖。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士气。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争强好胜心理素质的形成,为建设健康向上、布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初中第一学期,我们班获得了社区“先进班集体”称号,乘着这一东风,我们班又取得第二、第三学期“先进班集体”称号。实现了“先进班集体”称号的“三连冠”。2000级六班学生的遵守纪律习惯、卫生习惯、学风、班风良好,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对于提高班集体凝聚力、战斗力起到的巨大作用。
(本文发表在《胜利教育报》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