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和理解的愿望,他们渴望象成人一样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希望别人给他们应有的“成人”地位,讨厌别人仍然把他们当作“孩子”看待。他们要求老师讲真话,讲实话,给他们“指点迷津”。所以,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老师都应尽可能给学生恰到好处地谈些“书外话”,诸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成才、什么是人才和竞争等。只要我们出于真诚,说话中肯,学生是十分欢迎的。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偏差”我们也应慎重处理,给被教育者留有“余地”。例如,对学生中目前出现的“早恋”现象,一方面我们不能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另一方面也不应看作为是不可饶恕的“邪恶”,先给他一顿“乱棍”,然后搞他个满城风雨,再“请”出各路诸侯前来助战,让“恋爱者”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实际上,“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在哪一代青少年身上没有发生过?假如说现在有向“早”、“多”和“明”的方向发展的趋势,那是因为校外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没有很好地做好这方面的引导教育工作,绝不是这一代学生就非凡“邪门”。处理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
真正从爱护学生的利益出发,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及承受能力,首先对他们的行为表示充分的理解,让他们在心理上愿意接受你的教育,然后再严厉、坦诚地给他们分析早恋的诸多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帮助他们把精力、注重力集中到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上来,渡过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难关”。
第三,要给学生创造成才环境。未来社会的理想型人才应当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求实进取的开拓精神。这些东西从哪儿来?要靠教育、实践锻炼。要想让我们的学生早成才、成高才,就要给学生一点“曲折”,多给学生一点“跌打滚爬”的机会,还要给他们一点自主、自理和思考,使他们在登台表演和实际操作中渐渐成才,使他们在步出校园的大门前,具备比较多的自信心,能动性,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
第四,要严格要求学生。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及世界观形式的要害时期。正确的灌输和引导,严格的练习,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学校教育和道德修养,就不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目前,社会上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在“教育”和“渗透”着当代中学生。无形之中,校园内外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争夺”。在这场“争夺”中,一些学生陷入了迷惘之中,他们需要学校伸出强大的“手臂”去拉他们一把。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调动校内外一切积极的因素,形成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的“统一战线”。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使他们不断剔除身上的“野性”、“惰性”,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成为具有较高文明标准的“现代人”。我们还应不断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种种有效的手段,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使之把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今后各条战线的能手。这些不仅是当前中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
历史已进入二十一世纪。新世纪的教师,要有一种忧患意识。要使自己紧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与学生的思想和感情绐终保持共振,保持默契,保持和谐,不断创新,充分理解学生,去除陈旧的教育方法。因为这是我们的教育能否成功的要害,也是我们通向理想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