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工作轻易安排,在那里也好招。相对而言,我们这儿经济落后一些,学生工作安置不理想,招生就较难。
贾老师和王老师主要是通过某位要来读书的学生家长的介绍,在这位家长的牵头下,将亲戚朋友邻居的孩子介绍过来,效果非常不错。招生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就在这失落、收获中起起落落,令人回味,更令人思考。
反思——治理是招生之源
当z校把生源作为决定学校生存、发展规模、办学效益等的校心问题,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时,却过于注重数量的扩张而忽略了质量治理。朱老师在招生的艰难和劳累中已深深地体会到了治理的价值。
朱老师:引起招生难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是治理问题,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治理。下去宣传他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学校治理好不好,是怎么管的。学生在学校读书,不会出事、不会打架、不会跑出去交坏朋友,人安全最重要。职校的治理应该讲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跟上,现在把招生变成第一要素,治理成第二要素了。其实招生和治理是相辅相成的,治理不好,招生就不好,治理得好,招生也轻易。我觉得治理应该搞点特色
,像s中的治理就比较厉害,他们抓了学生的礼貌行为,你读书读不起没关系,要你讲礼貌。学校里有学生站岗,看到人就鞠躬问好,你有事给你带路。这么一点就不得了,家长都很满足。“我的孩子我管不牢,你帮我管起来,变得这么有礼貌啦”。我们学校也应该搞点特色,让学生学点什么东西,并且要让家长感觉到我的孩子在你的学校的确学到东西了,这一点很重要。
治理是任何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朱老师所熟悉的治理还仅仅停留在把学生管好、不出事、保证安全、迎合家长等最肤浅的治理层面上,至于更深层次的治理他认为那是校长应去思考、去探究的问题。
内涵质量问题已成为目前中等职教滑坡,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表面上看到的是中等职教招生难,深层意义上是由于中等职教在数量扩张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规格质量、教师教学质量、课程开发、专业设置等全方位的学校质量治理。普高在扩招,民办学校在创建,职校自身规模在扩大,而学生总数却在萎缩,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职校要立足,要做大做强,要害已绝非抓好招生这一表面功夫这么简单,最重要的是修炼好内功,尽快走上“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定地位、以质量求突破、以效益促发展”的良性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