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时代的强者.
"好学力行,奋发有为"是我们正在建设的校风.峰中的教师,学生及学校办学都要体现这一校风的精神.这一校风,是根据峰江本土的传统文化特点与品质优势,结合当前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时代对人的要求提炼出来的,体现了我一贯主张的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地为本,以时为本"三者的结合.
3.将"办人民满足的学校"作为办学的目标
结合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们将"办人民满足的学校"作为我校的办学目标.确立并实践"诚信办学,教育服务"的办学理念,提出并建设"好学力行,奋发有为"的校风,其目的也在于要将我们的学校办成——人民满足的学校.
(二)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促进学校治理行为的转变
1.治理关系从"自上而下"走向"平等合作"
教育的治理,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治理.因此,人的关系问题是治理的首要问题.在治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能反映这一治理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治理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课改能否有效推进的要害.传统的治理与教学方式,导致了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反过来又影响并巩固了传统的治理与教学方式.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要从转变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入手.我们认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校园人际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治理关系,是"平等合作"而非"自上而下"的关系.课程改革中人际关系的问题,其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首要内容,也是其它各项课改内容推进的"润滑剂".因此,我认为,转变传统的校园人际关系应该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在学校里应该没有"治理",而只有"共建".作为一名学校治理者,要想学生做到,就要设法先让教师做到;要想教师做到,就要设法先让自己做到.在校园治理关系中,校长只不过是"平等中的首席".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因此,我们提出了师生"三同"制度,即师生"
同学习","同活动"和"同责任".我们认为,学生要学习,教师更需要学习,甚至是向学生学习;学生的集体活动,凡是教师能参与的,教师要与学生同活动,甚至与学生同场比赛;校园里的责任区,都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责任区,师生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上学期以来,我校教师在走进新课程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留下了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我们师生共同参与了军训,大扫除,拔草,粉刷教室,建设学校"生物园"和"文化园",小型体育比赛等等活动.我校首届b>的教工长跑比赛将让全校师生毕生难忘:长跑比赛是在筹备过程中教师自发"生成"的,教师们自发参加,男教师24人参加了1500米,女教师28人参加了800米的比赛,没有一人中途退出.
我们倡导"平等合作"的治理关系,我们将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将研究与满足教师,学生,家长的"需要"作为我们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们重视"沟通"工作.例如,我专心良苦地设置了两个电子信箱,其中一个公开密码,一个未公开密码.另外,我们还为各部门与各班级全部配上了"沟通信箱".
2.治理方式从"重说教"走向"重体验"
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与提高熟悉,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工作.然而,这一过程的途径与方法不一样,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与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与提高熟悉,这是我们要研究的."行在知前,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