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祖国。又如“我心献祖国”中,队员们模拟造铁路,造了铁路乘着“小火车”上北京,游香港、逛澳门、去台湾。这些活动妙趣横生,其乐无穷,深授意学生喜爱。
三、形式
主题班会的形式应该由内容来决定,无论组织什么活动,都应该选择那些最为理想的活动形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内容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形式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内容才有存在的价值,二者只能统一,不能分离。在选择主题班会形式时,应明确熟悉到,选择主题班会形式是为使内容更好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受到深刻教育。如在“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大家收集了许多古今中外女科学家、女作家、女诗人、女企业家的故事,男生谈了对女生的看法,考取了北大、复旦的女校友现身说法,家长代表还给予了鼓励,多种形式的活动重新唤起了女生的自信,鼓起了她们求学的信心。再如开展“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时,可以采取书评座谈会、演讲会、知识竞赛以及出专刊等多种形式。总之,只要是适合既定内容的活动形式,都可以采用。当然,置班会的内容不顾,一味去追求形式上的新奇、有趣,就会违反主题班会预定的目的,失去经验意义。
2、形式与条件的统一
选择活动形式要从实际出发,不可简单套用他人的活动形式。有时,同样的内容,因实际条件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例,假如学校四周有革命纪念地、名胜古迹等,就可以采用参观活动这一形式;假如能请到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来作报告,就可以举行报告会;如不具备这些条件,可举办“我的祖国”诗歌朗诵会,或国情知识竞赛等。有的形式固然好,却由于缺乏某些条件而无法开展。如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对于大、中城市的学校来说轻易做到,然而对于农村、边远地区来说,却是件困难的事情。相反,农村、乡镇学校有着自然环境的优势,随时随处可以进行野
外活动,但对于城市学生来说,野外活动就有相当难度。因此,应根据学校条件、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因地制宜”选择活动形式。
3、形式求新求变
俗话说变则新,不变则腐,活动形式要不断创新,年年老一套只能使学生厌倦。北京四中特级教师丁榕这样一句名言:决不重复别人的路,也不重复自己的路。她当班主任20年,20个元旦晚会各有特色。有一年元旦,正当全班学生兴高采烈的时候,忽然有人报告:“老师宿舍被撬”!热闹的晚会中断了。怎么办?她要求班委迅速做出决定。学生们在班委的带领下,展开了一场抓小偷的“战斗”。当“小偷”抓住后,学生们没有想到这是老师一手设计的一个活动。学生们在这个活动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有的平时学习不错,要害时刻吓得尿了裤子;有的“调皮包”今天却机智勇敢;有的奋不顾身;有的却做了逃兵。这项活动深深震撼了学生。再如,崇明一所小学,在“爱鸟周”举行了一次爱鸟宣传活动,每人头戴一顶小鸟造型的帽子,将队伍开到了集贸市场,模拟鸟的哀鸣,劝说卖鸟人将鸟放生,实在不行,他们花钱买下鸟,然后把它们放回到大自然。又如,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天津市十佳班主任栾爱晴开展了骑自行车游外环线、赏外环线美景的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在活动中忽然风雨交加,面对重重困难,师生们意气风发,表现为不怕挫折、团结互助的精神。后来,学生们把这次活动称为“风雨外环线”。可见,活动形式新奇,不落俗套,才能受到学生欢迎。
主题班会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是道德熟悉的阶梯,是陶冶情感的熔炉,是转化行为的动力。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往往能对学生产生巨大、深刻的影响。怎样上好班会课,充分发挥其思想教育功能,是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