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毁灭的,清政府假如不是腐败无能,外国侵略者也打不进来。
3.从非逻辑思维的角度去想
爱因斯坦根据自己的科学实践,深有感慨地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这直觉和灵感就是非逻辑思维。
小学生也可以运用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不像思维那样严谨,没有经过明显的推理过程就直接提出结论。在直觉思维过程中,主体不能明确它是怎样进行的,也不能用语言将该过程和得出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述出来。但是它在熟悉事物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学生许多不同一般的见解都是直觉思维的产物。
如教完《西门豹》,老师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一个学生说:“西门豹太残酷了!”问他们为什么,他再也说不出来了。这个同学用的就是直觉思维。老师抓住这个话头,启发学生:不给河伯娶媳妇,还有其他办法吗?有的同学说,可以事先进行宣传工作,让大家知道河伯娶媳妇是骗人的;有的同学说,可
以把带头搞迷信的人抓起来,关他几年,其他人就会害怕,不搞了;有的说,应该修水利,不发大水了,老百姓也就不会想着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对学生直觉思维得出的见解,还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加深对事物的熟悉,能把见解清楚地表达出来。
小学生直觉思维,经常无意识地运用联想的方法,如看到冰河解冻,就会想到冬去春来,想到万物复苏。因此要经常引导学生联想,以利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三、激欲励志,让学生肯想
激欲,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英国学者约翰逊说过:“人生是从需要走向需要的进程,而不是从满足走向满足的过程。”要使学生勤于思考,对事物有独立的见解,就必须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保持对新知的渴望。
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首先是要启发学生乐于质疑,“欲求真智,必先疑之”,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创根问底。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就会永远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其二,“思考即生活”,要鼓励学生把思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享受思考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其三,要鼓励学生以思考为荣,以有自己的见解为荣,“除了思想以外,我别无财产,但这就是使我满足的巨大财富。”励志,就是磨励意志。美国闻名学者爱默生说过:“世界上最艰苦的事是什么?是思想。”思想的果实是甜的,但思考的过程却是苦的。没有刻苦的精神,思考就会深入不下去,甚至半途而废。在学生想不下去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坚持到底,再给时间让他们思考。独立的见解是聪明的花朵,只有苦的砥砺,它才能孕育和开放。
总之,只要我们创造条件让学生敢想、会想、肯想,学生就会逐步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并乐于表达出来。在不同见解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像种子那样萌芽成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