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的翅膀
创新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智能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而今,创新教育是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江总书记所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不衰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气的源泉。”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趋向的教育。因此,在班级治理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班级治理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并围绕这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当今,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来说,必须注重开发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新意识,而这项工作必须从小抓起。一、提高班级治理的创新意识根据培养创新精神为目的的创新教育,应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班级治理机制。因此,我作为班主任,遵循班级治理中机会均等的原则,给学生创造平等的外部环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因而,我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治理模式,大胆创新,敢出新招。采用“班干部轮值制”,并进行岗前培训。首先让学生意识到班干部非特权。实行班干部轮值制后,班上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成为班干部,通过自己的才能的充分发挥,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实现最佳的整合效力,达到集体共同进步。同时让每个学生熟悉到是责任非负担。少数学生开始认为当干部后,学习成绩会下降滑坡,不愿承担责任。而今轮值制实行后,人人有责,一周一轮,对大家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共同来治理好这个班级。作为班主任我从中发现了一部分双优的有才干的学生,也了解部分学习误差,但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也自然淘汰了一小部分学习差且缺乏能力的学生。第三,班集体形成一股凝聚力,在每位学生当班期间,班级工作均有侧重点不同,碰到的事情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同,获得的成效也不同,将这些经验让全体学生共同分享,收益颇多。我作为班主任,适时举行座谈会,交流经验,吸收失败教训,鼓励后来者主动向前任学习,真正让学生体会“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如此从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往复循环教育,给每位学生均等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二、创设和谐宽松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创设和谐宽松的班级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首先,创设清新舒适、有整洁和谐且有美感的班级自然环境。我刻意在自然环境布置上下功夫。在班前正中墙面上布置了鲜艳的国旗,下面是毛主席的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墙中心是校风:“勤奋求实,团结创新”。班两侧墙面上贴了醒目的名人名言条幅,形成对称;且在班后面空余墙面定期更换学习园地,把优秀作品和进步学生的作品及时公布,以资鼓励;同时在右墙角还布置了读书角。每月刊出一期以学校工作为中心的专题黑板报等等,在墙角的三角橱上布置生物角,按四季摆放鲜花、盆景,给班级增添绿色生气,打破了单调呆板的格调,让学生置身于如此氛围中,身心轻松愉悦,思维异常活跃。其次,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人们把教师与领导的关系比作“乐队与指挥”;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比作“树木与森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园丁与花朵”。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似乎是绝对的权威,班集体治理乃“管、卡、压”。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锁住了学生心扉,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必定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而我作为班主任在这方面作了尝试,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朋友式师生关系,真正地尊重、理解、关心、支持、赏识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自觉地接受教育,尽力消除他们心灵上的惧怕感,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交流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