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要害之一。小组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1.小组活动在课堂上起到操练语言、有目的地实践语言项目的作用,从而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
新大纲中提出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的"言语技能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对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把握是否充分,是其能否运用所学语言表达特定功能的必要条件。通过教师设置的与课文和学生实际相关的交际情景,学生能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大量的操练,加深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理解,从而使"言语技能"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发展成为自然和可能。
2.小组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向其他同学学习的机会。
教师应当使学生明白,学生学习二语,不仅从教师那里学,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学。johon和paulston在谈到leamerroles(学习者的角色)时说到:"theleamerisamemberofagroupandleamsbyinteractingwithothertheleamerisatutorofotherleamertheleanerleamsfromtheteacher,fromotherstudentsandfromotherteachingsources…"学生们明白了学习是互相的、平等的,就可以克服不愿与比自己水平差的同学操练的心理,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小组活动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和广度。
英语课是语言课,是练习课。许多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练"出来的。小组活动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强了练习密度和广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快速反应的方式通过“pairbypair"的形式,有节奏地让学生练。这样无论学生成绩好、差,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在活动时都被一种积极的情感所支配,将大大激发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调动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他们在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小组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是初中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活动方式之一。本人曾以问卷形式进行过"对初中生所喜欢的英语课堂活动的调查",课堂小组活动方式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活动方式之一。初中生具有爱说、好动、爱模拟、爱表演、羞怯感少等特点。在小组活动中,把教师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愿望,给学生提供学习语言结构、理解语言功能的外部条件和参加语言实践的机会,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想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他们在课前、课后就有兴致去积极预备,互相对话,大大激发学习英语的爱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学习环境和语言的输入产生积极的影响,使课堂教学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课堂小组活动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学习氛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简便易行的教学形式。课堂小组活动组织得好与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英语课的成败,它来自于师生的共同创造,它在课堂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