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教室。专用教室中教具放置分门别类,桌椅与教具组合随意,布景和音响提供视听环境。这种专用教室可供各年级、各班合理安排使用,较之语言实验室投资少、效能高。
(三)进一步明确了小学开设英语的目的与指导原则
小学英语教学目的是:
1.在创设的英语环境中,通过听、说(唱)、读(看)、写(画)的操作、表演、游戏、比赛等活动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
2.让学生受到一定的英语熏陶,打好英语语音和书写的基础,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小学开设英语的指导原则是
:
1.素质课类,相当于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等课。不搞以分数进行评价的考试。
2.开设时间以两年为宜(每周2节课,隔周一节活动课)。以4—5年级或5—6年级开设为宜。
3.无论选用何种教材,教师都需结合当地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小学英语教学不应被某一教材内容与教学进度所束缚。学习的量可以少些,而质应该高些。应视学生学会大部分内容,而没学会个别内容为正常现象。
4.语言活动既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手段,也是小学教学的目的。通过丰富多采的语言活动,培养参与语言活动的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5.变化的原则。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简单的一个单词的呈现就应在外形、颜色、音量、声调、速度和情感上多加变化。一节课中应有听、说、唱、写、画、比、玩等教学环节。
(四)抓住了教学应注重的主要问题
1.重视听说教学;
2.突出学习爱好的培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3.打好语音基础;
4.创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
6.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与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
7.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检测和评价不宜过多和过分正式,应注重在平时的活动中诊断和调整教学。在少量的成就测试中,要尽量让学生感到他们学会了什么而不应让他们总是感到有许多必须学会的内容还没有学会。
(五)形成了主要教学模式
在实验中逐步形成了"听听说说、认认读读、写写画画、唱唱玩玩”的日常教学模式和“认真表演、投入游戏、激烈竞争"的阶段检测方式。
四、问题讨论
(一)研究课题虽然是"开设"与"衔接",但由于课题时间仅2—3年,因而研究侧重在"开设"上。虽然也研究了诸如学段知识衔接和学习能力、爱好习惯、思维培养等素质方面的衔接,但由于实验学校较少,当前可用行政会议和教研会议形式使中小学相互研究解决。未来大片地区开设英语时除一贯制学校(厂矿中学、实验学校)外,衔接将是个招生制度总体改革的大工程,也是一个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得到中学的承认,并激起中学主动要求衔接的双向行为。这是今后继续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总的来看,人教社教材的核心内容仍强调英语语言的知识系统性。考虑到小学英语重在语感、爱好和习惯的培养,课题组感到今后有必要编写以活动话题为单元的教材。如"结识明友"、"英语歌曲演唱会"、"游动物园"、"生日聚会"、"购物"等活动话题。但这一改革动作较大,需选点立项实验。
(三)当前高校招生仍以统一考试成绩决定,初中、小学受其影响,实施素质教育困难和阻力很大。小学英语如开成语文、数学一类的基础课,必然会加重学生负担,开成音乐、体育、美术一类的素质课比较理想。但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将英语正式纳入城区完小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