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小学开设英语以及与中学衔接的研究
一、问题提出
外国语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为适应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当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把握一些外国语。一般说来,学习语言越早越好。儿童思想比较单纯,听觉敏锐,模拟力强,心理障碍与怕羞感较少。从小学开始学习一些英语,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爱好,开阔视野,培养语感,发展智力和提高文化素养。
重庆市自90年代初期以来,出现了公私并举,形式多样,教材多种,教法各异的小学英语开设局面。但是,已设课的学校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熟悉不一致,普遍缺少合格的教师,开设学段、课时随意,又普遍担心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对未来的学习产生负作用,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出与中学衔接的方案。
如上述问题得不到解决,重庆市小学英语开设很难健康发展,甚至会出现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的情况。为给重庆市教委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94年4月正式立项,开始此课题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
(一)调查重庆市小学开设英语的历史与现状,通过科学的分析,明确小学开设英语的必要性,开设英语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理想条件,与中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方式等问题,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论证《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科书》的科学性及在重庆市使用的可行性,探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成果
通过三年的研究,对城市小学开设英语的必要性有了清楚的熟悉,对小学开设英语的基本条件和理想条件更加明确,对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活动的安排更加科学,对小学英语与中学的衔接有了可行的措施,培养了一批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在城市小学开设英语及与中学衔接的理论与实践上主要有以下几点突破。
(一)提高了对小学开设英语必要性的熟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英语的工具性显得格外重要,应使尽可能多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把握英语。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中学生思维已相当发达,此时开始学习英语,科学安排的基础知识的幼稚性与学生思维的成熟性矛盾很大,因此,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更合适。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不是理性的而是直觉的。小学生较中学生思想更单纯,听觉更敏锐,模拟力更强,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更合适。语言基本实践是口头交往,学习英语的重大障碍是怕羞感。小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心理障碍小,怕羞感少,小学开始进行英语启蒙时的听说实践较中学生更为合适。学好英语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浓厚的学习情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开始学习一些英语比从中学开始学更轻易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学习习惯。鉴于我国国情,中学生要从沉重的升学压力下解脱出来尚需相当长的时期,而学好英语在中学历来是相当繁重的任务。如从小学开始将英语教学作为开阔视野,培养语感,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途径,既不过分增加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可以丰富小学的教育内容。
(二)明确了小学开设英语的基本条件和理想条件
1.地域条件:经济发达的城区办学条件好的小学可以开设英语。
2.治理条件:学校所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有总体规划并提供必要的师资;学校要有科学完备的教学计划、合格的教师和必要的设备。
3.师资条件:具有大专院校英语系、科毕业或相当学历,热爱小学教育,具有合格职业素质的年青专职英语教师。
4.教学设备:由于小学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和直观,语言活动形式以听、说、唱、演、画、赛为主,需配备录音机、幻灯机、实物和图片等大量直观教具。为使这些教具产生最佳效益,应设置英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