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so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另外,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学生习惯用汉语的语义结构来套用英语。如:打电话时,中国学生习惯说:"hellowhoareyouplease?"而英美人的习惯是接到电话先报自己的号码或单位、公司的名称。如:
a:hello8403229
b:hello,thisistom.couldieaktojim,please?打电话的套话,必须
这样用。
四、赞扬与祝贺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兴奋,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englishisquite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myenglishisvery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定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lookbeautifultoday(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you!""thankyouforsayingso."
五、道别
英汉语言中离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假如说stayhere,goslowly,walkslowly.comeagain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其实,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youlater(回头见)、solong.take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
六、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arealucky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hashis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自得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pictures(黄色电影)、theblue-eyeboy(红人)、tobegreen-eyed(眼红、嫉妒)。greenhand(没有经验的人)、intheblack(不欠债)、greymare(母老虎)、whiteharvest(晚秋时节的收获)等。
七、其他社会礼节
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上下辈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