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dea(ofacupuncture);5.strange这个词起什么作用?部分学生不很清楚。这就需要提醒:假如去掉strange,原话会是什么意思?“习惯于吃药的人们发现了针刺疗法这个主意”,这是不合原意的。因此,学生明白了,strange应当是宾补。最后反过来问;6.wh
en引起的从句修饰哪个动词?许多学生答:“find”。那么可以反问:人们生病的时候觉得它不可思议,难道不生病时就可以理解了吗?学生会自己更正,应当是修饰areusedto的,然后请一位学生完整地把这句话译出来:“生病的时候习惯于吃药的人们觉得针刺疗法很希奇。"这样一步一步提问,使学生对原句的理解逐步深入,他们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经过对问题的分析,就会觉得原来很复杂的东西已变得简单明了。把这句话汉化成:“生病时惯于吃药的人们觉得针刺疗法不可思议。”这就通顺了,合于汉语习惯了,也就译得准确了。选词意“很希奇”是不当的。
四、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方面也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而且要尽量使语法这个比较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
如在讲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区别时,先请学生记住从两个方面来区别:从语态上看,现在分词具有主动意义,过去分词具有被动意义;从时间上看,现在分词具有正在进行的意义,过去分词具有已经完成的意义。然后举例说明,接着马上问:“ismyexplanationconfusing?”如回答:“no”,再问:“areyouconfused?”如回答:“no”,说明学生搞懂了。假如相反,则立即以这两个问题为例,再讲解。然后请学生填词:“englishisvery——(interest)。iam——(interest)inenglish。”答对后,请译:theboilingwa-ter(沸腾的水),问:“canyouputyourhandin?”(不能,正开着呢!)。theboiledwater(开了的水),问:“canyouputyourhandinnow?”有人答“yes”,也有人答“no”。这时教师告诉他们答案都正确,但是要小心:这水开过了,也许还烫着呢,也许早凉了。假如再问:“areyoustilconfused?”得到的回答一般都会是“no”。
五、在背诵课文方面则教师要在学生参与下,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熟悉课文。1.就课文提问。可由教师问学生,也可分小组互相提问,尤其是由学生向教师提问,这样学生必须自己熟悉课文,还要把握用英语提问的能力;2.教师说前半句,学生接着说后半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句型,记忆情节;3.让学生听。要求学生不看书,教师正确流利地背诵一遍,第二遍则在一些学生轻易错漏的地方,有意出错,请全班找错。这既能锻炼学生的听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印象,然后教师再示范背诵一遍,最后请学生自己背就不很困难了。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着重策划这堂课应该进行一些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以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达标率。与此同时,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以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活动,安排好教学双向交流的每一个步骤,教师就会对班级的情况一目了然,对学生的差异心中有数。课堂双向交流的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学生学习上的每一个进步都会显露出来,当教师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学有成效,不断进步时,会感到欣慰,从而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