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档次的操练(如:课文问答有理解性、判定性和思考性题目,课文操练有借助提示词表述、背诵、表演或结合生活或社会实际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等形式),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把握的程度选择练习。通过独立作业,小组讨论,范例讲评,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提高。
作业分层——设计必做题与选做题,学生自选作业,鼓励学生完成较高层次的练习。
4.课例操作
leoneleven(ⅰ)bookⅳ按知识内容把课文分解为十幅漫画,教师精讲其中五幅核心内容,学生在小组互助与分类指导中把握主要内容。再通过小组讨论与大组交流,把漫画逐步扩大至十幅,根据个人能力逐层拓宽知识内容
,提高学习层次,覆盖全文。最后发展课文情感目标,从课文中父母关心孩子的情感发展到孩子尊敬父母的行动,在实际情景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二)滨江西路第二小学的"自能学习"模式
1.理论假设素质教育"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学策略启动动力和智力两大系统,通过探索性开发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把外在影响内化为自身素质,在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中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
3.实施要点
制定目标体系——根据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动力因素系统(主动学习,养成习惯)和智力因素系统(一般能力与学科能力)制定小学阶段英语学科教育目标体系。
形成学科系列性能力要求——从小学英语听、说、读、写素质的要求出发,以提高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形成阶段性能力整体要求。"听"的素质:迅速正确获取信息能力。"说"的素质:强化自我表述心理倾向,发展观察力和模拟力,提高思维的灵敏性和逻辑性,形成语言表达能力。“读”的素质: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写"的素质:书面表达能力。
阶段实施——根据各年级能力要求和教学内容,设立"自学手册",发挥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自学意识。
自我熟悉:教师指导下的课前预习,根据个人实际发现差距,记录自己未能理解的问题,带着问题学习。
自定目标:教师宣讲目标,学生从实际出发找出目标差。
自行调节:教师精讲新知识,作指导性点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组外交流,理解知识,对照所带的问题和目标,逐步缩小差距。再进入小组活动,教师分别进行指导。
自评作业:独立完成练习,在讲评和指导下,自评基础练习,互评综合练习,选择针对性练习自查,记录存在问题。
自我激励:作课后笔记,评定知识达标程度,自我对比,总结进步,熟悉自我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记录自我感觉最成功之处和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学习方法。
(三)同福中路第一小学的"全员交往"模式
1.理论假设教育从本质来说是社会文化在交往活动中实现对完整人格的全面陶冶,提高交往素质有利于促进其它素质的发展。
2.教学策略课堂模拟社会,在全体参与的交往活动中提高交际能力和个人素质。
3.实施要点
制定目标:确定教材内容中的交往主题,全面制定教学目标。
创设交际情影:根据课文内容层次,分层设置情景。
组织交往活动:特定情景下的师生示范,个体学习,生生交往活动,分层呈现、操练新知识,形成交往能力。
模拟社会交往:假设问题,进行群体交往活动,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展现交往能力,反馈学习效果。
(四)海珠区实验小学的"游戏教学"模式
1.理论假设"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爱好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增强素质教育的针对性。游戏把儿童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