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英语教学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
小学英语学习处于启蒙和入门的阶段,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和交际性,教学手段的活动性,学生年龄的可塑性,都有利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广州市海珠区对构建小学英语素质教育模式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构建小学英语素质教育模式的操作
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操作包括了"设立模式的教学目标、分析模式教学条件、提出相关策略、建立教学程序、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等环节。素质教育模式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理论所强调的教育的全面性、全体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小学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全面落实小学英语教学的情感、知识、智力三大目标,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获得简单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同时;使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智力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教学策略是依据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目标,具体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师水平、学生情况、时间空间、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设备等一系列因素而提出的观念性、策略性的方案。再把设定的方案以教学结构的形式表示出来,成为直观的,可操作的,有序的,整体优化的教学过程。
模式评价标准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学科评价标准主要表现在手段的改革上,把传统的选拔性测试改革为达标性、诊断性和激励性的测试,采用自评与他评,个人评议与集体评议结合等方式,用提倡自我对比,鼓励进步,奖励优秀等手段,测评群体素质和个体素质。
在构建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如下几个问题:
1.构建素质教育模式过程中要善于吸收传统教育模式的精华。传统教育模式是教育经验的结晶,素质教育模式应在经验模式的基础上注入素质教育因素加以改造,使传统教育模式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小学英语课堂的"预备—呈现—操作—巩固—发展”五步教学法,比较注重知识传授的操作,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只要改变授课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给予学生实践和发展的机会,就可以改造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模式。
2.素质教育模式是多样性的教育模式不是针对一节课而构建的,它具有可变性,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变化,根据社会要求的变革,可以在多元的教学目标中选取主体目标,使模式操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同一类相关的内容,根据素质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可构建多种教育模式,以获取相应的素质教育效果。
3.模式的研究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对英语课堂教学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不仅研究课堂教学过程,还与教师备课,学生预习,作业布置,课外辅导等各个环节有关联;与学科知识的认知规律,学习方法,学习情感投入,参与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对模式的研究是多因素多方位的综合研究体。二、构建小学英语素质教育模式举隅
(一)滨江西路第一小学的"分层教学"模式
1.理论假设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体差异,提倡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分类提高。
3.实施要点
学生分层——建立学生档案,根据阶段性学习情况,成动态变化地划分学生层次。
目标分层——根据大纲要求提出课堂教学达成目标和发展目标,学生按个人条件自定目标层次,教师鼓励学生争取达到更高要求。
讲授分层——教师精讲课文核心内容,作第一学习程度层次施教;第二层次以个体学习和小组互助形式施教,激励情感因素,调动全员参与,在自学与互助中巩固和提高,同时进行分类指导;开展小组交流,提倡异步发展,力求达到各得其所是第三层次施教。
操练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