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保护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健康、安全方面免受伤害;
⑷、不要因人种、肤色、信念、性别、民族、血统、家庭、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背景的不同而不公正地对待学生;
⑸、不能有意地暴
露学生窘迫的个人经历或有意贬低学生;
⑹、不能利用与学生的关系实现私人目的等。
4、德国师德教育基本状况及特点
德国的师范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社会福利待遇高,教师群体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高,这与其独特的教师培养模式及严格的教师职业要求分不开。
德国教育家认为,高等师范教育机构不仅应当培养合格的教师,而且应当努力培养好教师,他们提出了如下一些好教师的标准。
德国好教师的标准:
(1)、应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胜任繁忙的教育和教学任务;
(2)
、具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对他们布满好奇心,与学生相处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不把学校作为令人讨厌的不舒适的场所,相反.觉得在学校里很开心,下班后还不想离开;
(3)
、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对学生笑口常开.善于营造一种快乐的气氛,不把教学环境搞得像老鼠看到猫一样使学生害怕;
(4)、热爱自己的执教学科.因自己的执教学科而感到欢欣鼓舞,了解它的重要性和意义;
(5)、对自己的执教学科很有自信心,很有把握,了解它的难点、关系、系统、方法等;
(6)
、懂得学习,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风格,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不同的个人进行学习、思考和记忆,懂得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
⑺、具有民主精神,不仅熟悉到在教师之间应该讲民主,而且在师生之间也应该讲民主;
⑻、具有良好师德,具有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日本师德教育基本概况
日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教师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备受人们尊敬。日本重视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例如《教育基本法》规定,学校的教师是为全体人类工作的奉献者,因此他们应自觉地熟悉自己的使命,为自己所肩负的职业责任而不断努力。
⑴、日本对教师道德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对自身:教师应有良好的、健康适度的生活习惯,克制自己过度的欲望,生活有节制,有良好的教养;有勇气,有坚强意志和坚韧的性格;自主、自律、老实并具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热爱真理、追求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二,对他人:具有人类之爱,并具有慈善、体谅、亲切、暖和、感谢心与同情心;举止适度的社交礼仪,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尊重自己并尊重他人,具有谦虚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与同事、朋友真诚相待;具有健康的异性观,男性与女性间相互尊敬与爱护,互促互进。
第三,对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并努力克服人类的弱点。
第四,个人与团体:明确团体中个人的义务与责任,通过个人的努力提高团体的质量;具有公德,遵纪守法,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正义感、公平心,对社会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并关心社会福利;尊重劳动,乐于奉献;热爱家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正确地继续传统文化并不断创新,为年轻一代的幸福,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加强国际间的理解,非凡增进对亚洲和非洲的了解;了解日本在世界中的地位并体会日本人的责任。
※⑵、日本师德教育的具体做法
①、在聘任新教师时严把教师职业道德关
②、在培养教师的学科教学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③、在工作岗位转换过程中加强要求与督促
④、对教师的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