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作文范文 >> 正文
网络空间自我伦理

3.你无法控制你上网的时间。
4.当你试图减少或停止上网的时候,就会觉得不安或易怒。
5.你将上网视为逃避问题或纾解负面情绪的方式。
6.你对家人或朋友隐瞒你对网络的涉入程度。
7.因为上网而危及你的人际关系、工作、就学或就业的情况。
8.即使你花费巨额上网费用,你还是坚持要上网。
9.当你下了网络之后会有“退缩症状”。
10.你停留在网络的时间经常比预定的时间长。
假如满足四项或四项以上,你就可能已经罹患网络沉溺症或“互联网痴迷错乱症”。除了症状1在网络沉迷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外,其余症状使网络沉溺与网络沉迷得以区分。
对于这种说法许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极力主张网络的正面影响的唐·泰普史考特在《n世代:主导21世纪的数位新新族群》一书中援引了相关的反对意见。一位叫艾利森的心理学家认为,媒

体的种种责难根本是错误的,真正出现沉溺行为的人,通常都有沉溺的人格特质。《生活在屏幕上:网络时代的身份认同》(直译名)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雪利·特克(sherryturkle)则感到“恨透了”网络沉溺这个名词。她指出,充斥在社会上的网络沉溺的说法,似乎让大家都变得愚蠢,它无视这个现象的复杂性,根本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在网络中使用沉溺这一有特定意义的词,令我们无法接近网络上有趣的对话及其意义。一位名为哈瑞尔的博士声称,孩子们虽然承认沉溺于网际,但他们不相信网络对他们有害。毫无疑问的是,与夸大网络沉溺的做法一样,否定网络沉溺的存在无疑也是有失偏颇的“鸵鸟政策”,其背后大约是公民自由主义之类的意识形态情结。
这些争论使我们看到,在网络沉溺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要对网络沉溺的心理动力机制作深入反思。从表面上看,某些类型的人更轻易沉溺于网络,如缺乏自制力和曾经沉溺于其他事物的人,生活窘迫者,抑郁症患者等。进一步的心理分析表明,其心理动力机制是个人力图控制环境和竭力表现自我的权力欲望,正是因为网络比较轻易满足真实生活中的受挫者的这些欲望,导致他们较其他人更轻易沉溺于网络。而且,这种机制普遍作用于上网者,在这种心理动力机制的作用下,一旦网民体会到网络比真实生活更轻易满足其权力欲望,就有可能诱发网络沉溺。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来讲,网络沉迷和网络沉溺具有一定的自我治疗作用。网络沉迷的初衷是寻求快乐,这种快乐对很多人来讲就是纯粹的能够直觉的快乐,当然其中也有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探索和创造的快乐。很多网络沉迷者在上网几个月之后,便开始对网络情爱、聊天和角色扮演感到厌倦,网络沉迷的自我治疗功能就显露出来了:沉迷是为了不沉迷。另外,网络沉迷如同定期旅游一样,还可以缓解真实生活的压力,使人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放逐和“暂停”。许多人沉溺于网络的初衷是通过虚拟生活的满足回避现实的不愉快,假如他有足够的资源使他能够沉溺于网络中而不至于使真实生活狼狈不堪,他也许最终能够在心情好转之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然而,网络沉迷和网络沉溺的自我治疗功能的实现是没有保障的。在许多情况下,放纵比自制更轻易发生,结果便可能导致一系列网际自我异化现象。所谓自我异化,是指自我的行为后果减少了可能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幸福(同时也未必增加了他人可能的幸福)的现象。网际自我异化则特指自我醉心于网络空间中的信息采集,专注或痴迷于通过网络电子化身所拥有的虚拟生活,但结果并未使自我获得稳定的满足感,甚至还加剧了焦虑,导致了自我控制能力的丧失。具体而言,由网络沉迷和网络沉溺所导致的网际自我异化大致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数码焦虑”(d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心得
       快速作文教学和传统作文教学之比…
       教育就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家长该不该让孩子上网
       高职招生入学考试改革初探
       浅谈活动课目标
       用任务引导学习
       论职业教育泛化
       城镇户籍价值显化与淡化过程分析
       政治课实效性
     
    镇卫生院病菌防治工作方案
    教育拥军好教师事迹初中班主任演…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监管责任制…
    水利局排头兵发挥模范作用演讲
    维护安装部门负责人述职报告
    强化交通新闻宣传通知
    民政局加强县委副书记考察材料
    高速收费站迎接全国干线公路养护…
    物管部仓库管理报告
    地矿局地质勘察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构建社会救助网络工作意见
    物价局实行网络问政工作意见
    农村服务网络建设意见
    街道社区网络教育交流材料
    司法局网络监察交流材料
    网络教育将成为主流交流材料
    民事诉讼信息网络中心总结材
    计划生育网络建设经验交流发
    省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网络知
    信息网络课程教案示例
    作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