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现阶段,资源的特征有:信息、教育这两大知识经济支撑发展的新资源,所以,我们一定要确定新的教育资源观。理由是;第一,知识经济时期生产力主要依靠知识,知识将是决定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要害因素,知识是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的再生产,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第二,知识经济时期的劳动价值论变为知识价值论。注重商品中的知识含量,这主要依靠劳动者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一切是依靠教育来培养的。第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资本的,是有不可消失性和不断复制性,那么教育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的源泉。因此,教育是在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好教育资源,是中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靠于教育,教育在综合国力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家的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高低。纵观我国经济目前的形势,一方面由于工业经济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未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约束,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挑战又悄然而至,对于行业或企业来说,不仅要建立现代行业或企业制度,还必须有前瞻性,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行业或企业的制度必须再次创新,不仅要大幅度的增加无形资产的比重,并且要从根本上提高行业或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知识含量,提高行业或企业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这就需要行业或企业加强职工的技术教育工作,职工的技术教育状况不仅是区分行业或企业的重要特征,还是行业或企业的评估标准和内容之一。笔者认为,经济是基础,而教育更是发展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现代国际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生产力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教育的竞争,因此,要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依靠教育。我们深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是牵引中国走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动机,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曾起过重要作用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能源等不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教育本身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阵地,必然是未来增长经济的主要因素,因此,教育是牵引推动中国走进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纵观发达国家,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证实,国家要想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并保持国际竞争能力,不仅需要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信息网络和一个运作模式同国际经济发展主流接轨的文化知识产业体系,而且需要使知识有所创造、加工、传播和职业性知识与技术应用有机结合起来。综上所述,要建立新的经济体系结构同国际经济体系的接轨,在新世纪内就急不可待地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种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合理配置或者说有机结合。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发展我国职业技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力争到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发展“十五”计划时期末,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地方有关法规为配套的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法律体系。我们知道我国教育是由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四部分组成,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城市行业或企业职工,还面向着几亿农村劳动者,无疑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起着非凡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天,我们分析其中含义,倍感邓小平的高瞻远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职业技术教育是跨入新世纪之后的主流,面对着机遇和挑战,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本身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流,教育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必须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教育,使职工技术教育全面适应当前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需要,从而造就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