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熟悉活动,它既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高中英语的词汇、语法、写作等教学都应为阅读教学服务,教师应通过对阅读技巧的指点,阅读方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最终目的。
笔者作为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的高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确定我们将要阅读的材料正是我们所需要而且应该阅读的,这就要根据标题、首句或首段,对阅读材料进行猜测,然后确定有无必要继续阅读。猜测是否准确,可以通过阅读来加以检验,而这种猜测能力的培养,却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我们在教授每一个单元的课文前,往往要求学生根据标题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猜测。这时学生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通过讨论,激发他们对将要学习的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讨论要广开言路,让学生们畅所欲言,以培养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一阶段,我们还注重加入对本单元内容的背景知识介绍。这一教学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在备课时要花费很多功夫,用学生所学过的知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背景知识科学地、有趣地呈现出来。如教高二册(b)第十九单元“afreedomfighter”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及其为黑人争取自由平等而奋斗的一生,介绍他闻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ihaveadream),介绍他所信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理念。这样做一方面练习了学生的听力,另一方面也为课文的教学作了铺垫。
当我们通过猜测认定了这是应该阅读的材料之后,最常见的是要从所读材料中找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时我们就要通过快速阅读,尽快找到这一信息,对其他信息可以忽略或只作粗略的了解。高中课文教学的第一步,常是“readthetextfasttofindouttheawerstothequestio”,这一步只是针对课文提出一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要求学生迅速找出答案,以提高他们快速寻找信息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内容或workbook上所安排的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或笔头练习,如:回答问题(questioandawers);判定正误(trueorfalse);作笔记(note-making);填写表格(fillintheform);寻找主题句(topicsentence),归纳大意(mainidea);改写(paraphrase);听写(dictation);复述课文(retell)等,使学生进一步地了解课文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生词,我们注重教给学生通过上下文所提供的语境猜测和理解生词的技巧,减少阅读中的障碍,加快阅读速度,提高理解率。
当课文教学进行到这一环节,还只停留在泛读的层面上,要充分利用课文这一语言载体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对课文进行进一步地挖掘,进入精读阶段。首先要对课文中的长句、难句进行具体地讲解。长句难句中往往包含较多的从句和较为复杂的语法结构,是理解中的难点,学生对这些句子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