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检索文献资料,已经成为研究生撰写论文时搜集资料的重要途径
。
(2)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的交流平台,使得学术交流更方便,更易于接触和把握学术前沿。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专题学术网站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我们从这些网站中很轻易获得丰富的专业资料,还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学术动态,接触到学术前沿的问题。在一些网站还有与学科专家交流的版块以及论坛,可以与不在同一个地方的专家或相同专业的学习者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对本专业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另外,还可以登陆国外的网站,查找许多外文资料,了解自己的专业在国外发展的情况,使自己在专业方面不至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在网络环境中,这些交流的方式正在被充分的利用,这些将有利于研究生的学习和学术发展。比起传统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很大的伸缩性,可以随时进行,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
(3)网络提供了许多服务,使得师生交流更方便及时。有人说,在研究生教育中,随着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导师的作用削弱了。这样的说法未免失之偏颇。笔者认为,网络的利用,恰好加强了师生的联系,而导师的指导作用也在方式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他所起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强了。研究生本身有其不同于本科生、专科生的特点,研究生教育大都采用不同于本科生的导师制。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中,导师也只是从大的方向上指导学生学习,例如指导学生学习某一门课程需要看哪些参考书,某阶段该专业的前沿问题是什么等等。大多数时候,研究生主要依靠自学,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某些方面的专门学习和研究。很多导师不仅仅担任研究生导师一项工作,还有很多其他工作需要处理,并不是时刻和学生在同一个地方。在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可以利用一切网络手段,与导师取得及时联系。例如,可以通过e-mail向导师询问学习问题,导师也可以通过e-mail反馈信息。这种交流方式很方便也很及时,导师的指导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体现和加强。现在网络上的交流服务工具越来越多,如blog就是现在流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工具。项国雄等人在《高等教育中基于博客(blog)的导学制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如何在高校利用blog来实现导学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利用blog来实现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学术治理及交流是完全可以的。
2、不利影响
(1)网上信息非常多,轻易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冗余。a在检索文献的时候,由于一些检索工具的缺陷,例如不能进行二次检索等,结果经常得到许多无关的信息,需要进一步筛选判定,比较浪费时间。b轻易造成信息迷航。尽管研究生专业性和独立性都比较强,信息判定能力也相对较强,但是面对海量的信息以及网站导航结构不友好等情况,或者自身搜索策略不得当等原因,也轻易迷失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忘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转而关注其他信息,造成许多无效的时间和注重力的浪费。
(2)网络传输速度比较快,信息传递比较简捷,给一部分学生抄袭他人论文带来了便捷的渠道。尽管学术舞弊并不是网络时代才出现的问题,但是可以说网络是造成当今学术舞弊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网络上,只需要轻轻点击、复制、粘贴就可以将大量相关信息拼凑在一起,这就使得抄袭现象更加严重。
(3)对研究生生理和心理的危害。由于计算机存在电磁辐射,长时间上网对身体有一定的危害,或者来说既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长时间的信息搜索加工过程不仅会导致学习者视力下降、注重力分散,而且会使学习者大脑处于过度疲惫状况,降低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严重的还会引起生理上的头晕、烦躁、厌食等多种症状。
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