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下发生变化,是私立高等教育的共同特征。
由于私立高等教育角色的确定没有依循某一种清楚的计划安排,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实证分析的研究方式,来获得私立高等教育真正角色的信息。对于美国来说,这种研究方式是适当的,对于象中国这样的国家,这样做的迫切性更强,因为学者现在所研究的现象,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它的出现。
与公立高等教育的角色不同吗?
在近几十年来,在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中国,私立高等教育最强劲的发展形式,是与前面提到的“第三次浪潮”有关的。在公共预算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地方,学生要会付钱接受其他选择。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有很大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已经超过了1986年“第三次浪潮”所发现的情形,因此有必要就私立高等教育在全球的发展开展重新的研究。一些私立学校所扮演的角色不过是,向学生收取学费,提供含金量不高的文凭,提供的教育质量也要差一些。许多学校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要赚钱,不论正式和合法的称谓是否如此。从积极方面看,许多私立大学扮演了扩大入学机会的角色,过去没有机会上学的人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获得上学的机会。这也可以被看作是扮演了提高社会公平性的角色。另外一些学校提供了公立学校之外的入学选择机会。如同在中国的情况一样,许多私立大学,不论是否为没有条件进入公立大学的人提供了入学机会,大都是面向劳动力市场,为新兴的、开放的和私营经济服务。它们开办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工商治理、旅游、计算机和英语方面。它们很少声称要办成具有博士学位教育、从事基础研究、拥有大型实验室和图书馆或者以全日制教师为主的学术精英。这就为批评者把这些学校不看做是“真正大学”,从而贬低这类学校的合法性提供了借口。这些学校经常在上面提到的快速发展的产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多数公立学校一样,它们能够扮演合法的学术角色,而多数公立学校也与传统意义上的真正大学的角色相去甚远)。对于以企业为导向的角色,它们在受到一些人攻击的同时,也越来越吸引着其他众多的人。
诸如专业领域和就业导向等问题,为得出以下结论提供了分析的基础,即尽管私立高等教育内部具有多样性,但是在某些方面,私立高等教育扮演着公立高等教育所不能扮演的角色。从世界范围看,除了美国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外,私立高等学校,不论质量的优劣,它们都集中在一些办学费用较低而就业回报较快的专业领域。用与意识形态术语有重复的经济学术语说就是,在市场经济中,私立高等教育比公立高等教育扮演着更为人们所注目的角色。
因此,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形成一个私立高等教育与公立高等教育扮演角色不同的的一般印象。实际上,它们的角色既有差别,也有重叠。在收入渠道和治理结构上,公私立大学的差异较大,而在提供入学、培训和证书等方面,公私立大学所扮演的角色是相同的。
取决于具体情况,一些私立学校想要歪曲它们与公立大学在角色上的差异。一种倾向是扩大两者之
间的差异,这种倾向在美国这种系统中表现地最为明显,因为在美国私立学校具有合法性,“私立”比“公立”有更强的正面含义。私立学校需要向学生、赞助者和其他人士说明,它们在质量、办学使命等方面,确实有与众不同之处,以便使自愿行动者觉得,它们是值得资助和支持的。它们必须突出它们的非凡作用。
从另一方面看,在许多国家,私立学校有一种倾向,它们故意夸大它们与公立学校在角色上的相似性。“我们从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句话本身就意味着我们两者都是合法的。对于缺少私立高等教育传统的国家,非凡是既缺少资本主义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