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特定学校的情况。尽管本文具体参考了中国的情况,但是历史、政治背景以及和快速变化公立高等教育特征的关系,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都必须由专家来仔细研究,包括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研究高等教育的专家。我十分愉快地接受上述学校的盛情邀请,前来中国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其部分原因在于,希望与这里的研究人员建立学术合作关系,并通过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私立高等教育在全球的发展”项目,建立一个以美国奥伯尼大学为联络中心、世界范围的研究者网络。
在可以获得资料的基础上,我简要地对私立高等教育的角色进行了一些分析。但是,私立高等教育的格局正在变化,在即使像美国这样私立高等教育连续不断存在的国家也如此,在中国和其他项目国家中,变化更为剧烈。因此,应该把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当作需要在尽可能多的国家进行验证和修正的假设。
本文将依次讨论以下三个
问题:(1)在缺少中心计划条件下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2)私立和公立角色的非凡性;(3)在确立私立高等教育角色时,背景与选择的综合考虑。
在缺少中心计划条件下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多数具有一定私立教育历史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说明它的多重角色是如何演变出来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在没有宏伟规划的条件下,私立高等教育得到了发展,其角色得以确立。没有对私立高等教育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做出具体的规定。情况经常是,私立高等教育的忽然变化让人感到吃惊。对于习惯使命和形式多样化和分化的教育系统来说,私立教育的这种扩张被看做是一种动态化的自然扩张。但是,对于大多数系统来说,基于它们的实际情况或标准化办学使命及其实践的传说,以及集权政策制订过程,假如私立系统采取这种扩张方式,经常使人感到震动。不是依循任何中心计划,私立大学的角色是动机多样性和导致不同类型私立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对在公立高等教育长期垄断背景下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细致分析,是关于拉美国家的研究。对于多样性实际情况描述的简化形式,揭示的不是私立教育发展的一种模式,而是三种基本模式。与每一种模式相对应,都有一系列角色。在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个浪潮”中,出现了一些宗教性质的天主教大学。在“第二个浪潮”中,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针对“大众化”所做出的反应,或者说它是对公立高等教育精英地位下降的一种反应,公立高等教育地位的下降表现为面向的社会阶层、教师、劳动力市场对应关系等方面。在“第三次浪潮”中,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针对公立高等教育供不应求和免费高等教育所做出的反应;私立高等教育的角色与入学有关,提供不同入学机会的学校,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也许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正是在第三次浪潮推动下,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需要对私立高等教育在不同地方的非凡发展形式予以仔细的研究。
从全球范围内看,拉美国家是私立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高等教育总的在校生人数中,私立部分所占的比例大约为3,1955年,这个比例达到14,1975年达到34,今天,这个比例大约为40.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程度高的另外一个地区是亚洲。但是很难对亚洲的发展做一个概括,因为亚洲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很大,其中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等,私立高等教育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拉美国家的比例,而在另外一些国家,公立高等教育仍然占垄断地位。在后一组国家中,中国属于近年来民办教育发展冲破公立垄断地位的国家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