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
辑起点与内在要求。坚持德育工作的个性,要求发挥人的主动性,给思想上“松绑”,正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起点。
所以我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会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来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各自个性的同时又使他们能得到教育。
总而言之,将学生成为德育主体就是要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这就是自我熟悉、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觉进行思想转化,有了缺点要自尊、自重,碰到困难要自信、自强,犯了错误要自督、自制,日常生活要自立、自理。不能光凭规章制度和抽象的政治说教,必须有生动活泼、丰富多样适合少年特点的活动,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而收到实效;另一方面,从学生来看,也只有在多种活动中才能提高熟悉,增长才干,陶冶情感、磨练意志、锤炼性格,实行在教育者指导下的自我治理。让学生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而向自己提出要求和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只有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育才能在学生的成长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才是德育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卢秀安.《现代心理学纲要》广州出版社1994/7
[2]李方,叶瑞祥.《教学与班主任技能练习》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9
[3]华南师大教育系.《现代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6
(
-cnwmz.com整理)
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