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实际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床位设置,加强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治理功能;大力推进“乡村一体化”的治理体制,逐步在现有村卫生室的基础上优化配置,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组织;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村居民建立以互助共济、风险共担、公平受益为核心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保健覆盖率达75以上,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8、中医药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构建以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村卫生室为主体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覆城乡、服务功
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与人民群众需要相应适应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9、无偿献血。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临床输血规范》,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弘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大力开展节约用血、科学合理用血、自身输血,防止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发生;大力开展成份输血,五年内成份输血使用率要达到95以上。
10、医疗保障。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覆盖率达80以上;农村居民以新型合作医疗为主的医疗保健覆盖率75以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单项保偿制度覆盖率90以上。
11、县乡级卫生气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卫生是科技密集型行业,推动我县卫生科技发展的要害是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县级卫生气构的建设,使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县级卫生气构建设的重点是:加快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及手术室的建设,县中医院医技楼、县妇保院门诊综楼、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卫生监督所办公大楼以及陈塘中心卫生院住院楼、汉豪乡卫生院门诊综合大楼的建设,提高其整体服务功能,以带动全县卫生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十一五”期间,重点培养20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80名技术骨干。“十一五”期末,专科、学科带头人均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才职称结构符合相应的等级医院比例。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将使全县千人拥有床位由目前的1.5张提高到2张,净增100余张,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由2.0人,提高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