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聘用和任前公示、试用期、辞职、任期责任制等制度。公选干部应逐步成为非选任干部选拔的主要方式,要精心组织,并充分利用每次公选的成果,从中发现一批、后备一批、使用一批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治理干部。
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新世纪新阶段高校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抢先占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抢得发展的先机。因此,我们应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认清形势,摒弃门户之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以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宽容和谐的人际环境,在学校形成一个人才汇集的机制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同时要顺应当前人才流动的趋势,改革人才治理的模式,引进“柔性”治理的方法,对一些非凡的人才,如院士、海外华人学者,采取双聘的方式,但求所用,不求所有,经过数年的努力,形成一支服务于我校的“校外军团”人才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和引进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已制定的“百名博士”培养计划和“百名教授”建设计划要认真实施。凡是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
贡献的同志,都应得到应有的培养,在思想和业务水平上都应不断提高。对现有教师,学校在为其提供外出培养机会的同时,更希望他们在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岗位成才。在师资的引进上,要注重符合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对优势学科一定要注重引进拔尖的创新人才。对一些弱势学科和专业也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使各类人才在学校有比较合理的分布。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建设是灵魂。古人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只有高尚的师德,才可能汇聚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以身示范,培养出大批的“四有”新人。因此,我们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抓出成效来。
六、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高校向来领社会风气之先,理应成为精神文明的辐射源、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为此,就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师生员工,引导大家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把人生的理想与价值追求和伟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求真务实,崇尚科学,始终保持一种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怀着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怀、渴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的激情。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在校园内形成一个“爱校敬业、老实守信、宽容和谐、勤奋创业”的文化道德氛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拓宽创建领域,提高创建层次,探索具有时代气息、富有成效的新型创建形式,努力使学校成为省级文明单位。
我校的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对他们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将有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要拿出部分财力,抓好“两课”的课程建设和改革,建立文科科研项目的资助资金,扶持优秀文科著作的出版发行,努力办好学报人文社科版,尽可能刊用一批高质量的论文等,经过数年努力,使我校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