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发展民营经济是建设经济强区的战略举措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确立了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消除了人们长期习惯于以财产多少作为先进与否的评判标准,进一步解决了民营经济发展上的理论熟悉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民营经济具有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特点,生命力旺盛,不用国家投资,就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是市场经济的天然主体。无数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历尽磨难,最后干成大事业的生动事例表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正如张德江书记所讲的,民营经济是“一有土壤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只要我们政策对头,把这些生产力引发出来,释放出来,就会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温州、珠三角等地的实践经验看,凡是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往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就高,经济发展就快,反之,凡是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往往也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与省内外发达地区、兄弟城区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我区提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靠什么发展靠什么实现从我区情况出发,一靠招商引资,二靠民营经济。汕头人多地少,原有工业基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十多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和特区优势、侨乡优势,在外资侨资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起来,外源型经济特征明显。外源型经济,资金、技术、治理和市场一步到位,见效快,是汕头市也是我区多年来发展的一大优势,是我区今后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外资进入中国的地域更加广阔,汕头市的地缘优势、特区政策优势已经弱化,客观环境要求我们在继续发展外源型经济的同时,必须致力做强内源型经济。做强内源型经济,重点就是发展民营经济。对于金平区来说,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就是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起来了,经济总量壮大了,税源和财政收入,内源型经济实力增强了,建设经济强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够真正得到解决。
总之,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都是我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任务,张德江书记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地县一级发展经济,主要是发展民营经济”。我们要形成共识: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发展是第一要务,就是实践“三个代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心和省、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决策上来,不争论是非、不区分“门派”,认清形势,加大力度,推动我区民营经济跨上发展的新台阶。
二、扫除障碍,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为民营经济扫除各种障碍,提供一个施展的舞台,创造一个宽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此,全区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到“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果断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果断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果断革除”,以实际行动为民营企业加温鼓劲,鸣道开锣,让他们放手发展,在推进金平经济建设事业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首先,要解放思想,放开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待遇,在市场准入、投资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限制和规定,在执法治理上受到较多“四乱”现象的骚扰等,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此,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克服各种僵化滞后的思想意识,打破各种条条框框,毫不动摇、满腔热情地鼓励、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