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人员,负责治理本单位的档案,并对下属单位的档案工作实施监督指导。健全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体制,实质上就是成立档案工作机构,明确档案工作有领导分管,有专人具体负责,这种治理体制的形式,就是要成立并健全各单位的综合档案室,发挥其治理职能作用。多年档案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在各立档单位内成立综合档案室,明确单位分管领导,确定综合档案室主任和档案人员,并根据内设机构情况配备兼职档案人员,形成档案治理网络,是符合当前档案室工作实际的。综合档案室负有集中统一治理本单位档案和监督指导所属单位档案工作双重职能,既要对本单位全部档案实行统一治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又要切实监督指导好下属单位的档案工作。
在健全档案工作体制的基础上,要坚持依法治理,实现档案工作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用法制保障档案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各单位坚持依法治理档案工作,主要是体现在制定并认真执行档案工作制度,用制度保证各项具体任务的顺利完成。一般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并落实好档案治理网络人员岗位职责、档案工作综合治理办法、文书处理、归档文件整理、档案保管、保密、利用、鉴定销毁等制度。
(二)、明确职责任务,切实履行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云南省档案条例》有关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履行下列职责:“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指导本单位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工作;统一治理本单位的档案,并按照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监督指导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国家对各级各立档单位的档案工作法定职责是十分明确的,要害是要熟悉到位,依法履职。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明确在档案治理方面的职责任务,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尤其是要制定出档案治理网络人员的具体职责任务,便于监督、检查、落实。首先要明确单位分管领导的职责,主要从加强领导,把档案工作纳入计划和议事日程,创造工作条件,督促检查落实上加以规定。其次要明确综合档案室主任的职责,主要从组织学习档案法规和业务标准,督促收集归档工作,对本单位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制度等进行规定。第三是要明确档案人员的职责,主要从统一治理本单位全部档案,统一档案业务标准,组织开展各类档案的归档整理,确保归档质量,业务建设规范化、积极提供利用等进行规定。只有任务明确,职责分明,档案治理网络各岗位人员各负其责,认真履职,按制度办事,才能保证档案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三)、把握业务技能,规范档案治理
市县级单位在健全工作体制,明确职责任务的基础上,要害就看档案专兼职人员是否熟练把握档案专业技能,结合单位实际,切实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归档和保管利用工作。从边疆民族地区市县级单位实际出发,面对档案专兼职干部新手多,业务生疏,开展档案工作难度大的状况,综合档案室档案人员,在学习把握档案工作标准的基础上,应把握并做好三个环节的要害工作。
1、制定好全宗内档案实体分类与保管期限划分方案。树立起统一治理全宗内各类档案的观念,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出一个科学、适用的档案分类及保管期限划分方案,规范全宗内各类档案实体的归档整理。综合档案室档案人员首先要了解把握全宗档案的构成情况,分清档案门类、明确归档范围、正确判定归档文件保管期限。其次要制定出档案分类及保管期限划分方案,基本方法是:
第一,分清档案门类。就市县级单位一般情况看,档案门类主要有:文书、会计、科技(基建)、音像、实物、职工档案。少数单位还有专业(业务)档案。第二,对每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