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整体访控系统,创造自发互助的社区氛围,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逐步实现自我治理、自我教育、自我救助、自我防护为特征的治安自治,提高社区的整体防范能力,在社区治安防范、预防犯罪中充分体现全民皆警的社区警务宗旨。
(三)建立以社区帮教、调解组织为主体的防范体系。
1、立足于教育、感化、拯救。对帮教对象要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对有稍微违法犯罪行为者要以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通过宣传、教育,使其能够悔过自新,同时还要尽力堵死社区内违法犯罪的渠道,为帮教对象创造重新作人的条件。
2、完善社区内的帮教机制,建立家长、教师、社区民警、公众志愿者相结合的帮教队伍。在帮教前,要先摸清“底数”,把握帮教对象的“
脉搏”,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发掘和引发他身上的光点和亮点,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
3、合理安排帮教对象的业余生活,为他们寻找出路。社区内的帮教队伍要关心帮教对象的生活、学习,关心他们的工作,积极想办法,合理安排好他们的业余活动,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使他们既可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同时也可以受到工作单位的约束,通过工作或劳动促进思想改造。
4、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区民警、司法助理、居委会为主的社会调解机制,及时排解社区内的民事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5、加强对社区内暂住人口的治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层层签定责任状的方法明确治理责任,调动社区内各阶层参与治安防范的积极性。
(四)发挥户口治理的优势,实现对社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的计算机网络一体化治理我国的户口治理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公安机关行政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为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依法实施的户口登记、调查、统计和居民身份证颁发、查验的行政组织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动态流动,我国户口治理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有利于新形势下对人口的治理。
1、建立社区内常住人口档案。要对社区内的常住人口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分别登记,把握社区内常任人口的基本情况;
2、建立社区内暂住人口基本情况资料档案。由于人口的大流动,社区内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日趋增多,公安派出所要通过计算机时户口进行治理,把握社区内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流人、流出情况,并时刻注重他们的流动情况;
3、建立社区内重点人口的资料档案、对于社区内有违法犯罪嫌疑、前科劣迹者进行重点关注,把握他们的动向,预防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实施或再犯,及时为公安机关提供真实可靠的情况资料;
4、对社区内已建立的人口资料档案,实现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公安机关之间、公安机关与公安机关之间的互联网,实现户口治理的全国计算机一体化工作。
综上所述,在我国推行社区警务,应该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汲取和借鉴西方社区警务的成果,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警务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