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治理论文-企业定位与人力资本
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我们一直是这样被教育的。在现代企业里,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概念应如何定位呢?在“华凌。中国经济论坛”上,几位专家就此话题各抒己见。
企业定位要害在经营者
艾丰(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企业内部是三个人,一个叫所有权,一个叫经营者,一个叫劳动者,我觉得我们现在很多企业治理之所以搞不好,是因为这三个人没有搞清楚。比如说,他是一个劳动者,我们过去给他一个概念你是主人,主人政治概念是不错,但是产权概念出了问题,他不是投资者,他怎么成了主人?我觉得应该搞清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怎么搞清楚?三者定位以后,有四句话,各就各位,各行其道,各尽其职,各得其所。所有者认收益,所以要害问题在于经营者,看经营者怎么定位。
主人概念在产权上一定是所有者的概念,你是所有者,还是你不是所有者,你是出卖劳动的。这三个清楚了,我们的治理渠道就不一样,我们中国企业,我认为就是这个不清楚,这个不清楚你用其它的,根没做好,其它绝对不行。不光是国有企业,私人企业都有这个问题。一个私人企业家有一次跟我说,我那个企业的工人没有主人翁的感觉怎么办?我说怎么办?你把你的资本分给大家,大家都是主人了,你愿意不愿意?假如你不分给大家,那么你出钱让他们来打工,赚钱多了给你,有什么不好呢?我说国企过去的毛病就是劳动者不是劳动者,要当所有者,而且对市场不负责。现在给你打工的,按照合同该解雇就解雇,治理也好管了,为什么还要红杠呢?
国有企业是一个机制
张国有(北京大学教授):有一种主人,艾老师说是产权主人,这是对的。我们还有一种主人,就是说他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主要用他推动企业发展。国有企业产权的主人是政府,所以国有企业可以叫做政府企业。在产权上这个企业是谁,很重要,因为这决定企业的命运。但是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动力跟能力的问题。台湾曾经有一个企业给我印象很深,它最初的时候是民营企业,经营得不好,后来当局往里面注资,注到百分之八九十就是公营企业了,但是它长期以来叫公营的体制、民营的机制,因为总经理上台的时候,就跟当局讲,你除了重大项目审批以外,其它组织结构的确定、人员的招聘、工资制度的变动都由企业、都由我说了算,要不然我不干。确实经济部除重大项目审批以外,其它项目统统由企业来做。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经济学家,叫夫里德曼,跟台湾老总辩论,就是政府管得越少越好,不管最好。老板说我公营企业照样可以管得很好,夫说你可以让一只猫汪汪叫,你不可以让所有的猫都汪汪叫。后来这个老板到“经济部”做事了,台湾岛很多公营企业照样管不好。因为公营企业是一个机制,一个企业可以管得好,但是这个机制有很多限制条件,这个机制很难管。
经营者投入的是人力资本
艾丰:我觉得企业,非凡是现代企业,经营者对一个企业的兴衰起的作用越来越直接,越来越强化,包括上市公司。买了股票的都叫所有者,但是持有股票的人想对企业经营起多大作用很难。所以对于企业的兴衰,真正起直接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经营者。那么经营者是什么?他不是一般的人力资源,不是一般的劳动力,而是人力资本。经营者是以劳动形式实现的资本投入者。他看起来是劳动形式,但是他投入的是资本,而且这个资本,非凡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这个知识资本是灵活资本。你拿了五个亿投资交给我,我是一个糟糕的经理,我可能管几天就管没了。假如我是一个很精明的,我能把你五千万的资本管到多少亿,所以我的这个知识资本的投入对一个企业是最要害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