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经济将不可逆转地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无论从当今世界范围的行政体制改革潮流看,还是从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和公民需求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看,这种全球化进程对政府行政理念、行政方式等都带来严重的挑战。政府治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借鉴东方传统文化思想,运用《孙子兵法》聪明,实现当代政府治理创新,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
一、“视卒如爱子”——政府治理理念要突出以人为本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政府职能严重扭曲,主要的工作就是治理人,而不是服务于人,“公仆”凌驾于人民之上。经过多年改革,这种现象正在逐步改变。服务已成为2l世纪政府行政治理的核心。建立服务型政府也已成为上下的共识。服务型政府与治理型政府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是否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这方面,孙子提出的“视卒如爱子”,体现了中国古典兵家的用人哲学精神,对于今天也有很强的思想启发作用。“视卒如爱子”的核心是对人关爱。今天,放到政府治理上,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政府工作的精力由治理人民转到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上来。虽然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利益要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以人为本作为我们的执政理念,应当坚定不移地贯穿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各个领域,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实践证实,无论什么时候,在治理工作中,以人为核心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起服务理念,就是抓住了要害、抓住了根本。
二、“必以全争于天下”——政府治理目标要把握战略全局
孙子的全胜战略思想,是孙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孙子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拔人之城”、“毁人之国”都不是最好的结果,要把“用兵之害”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样“用兵之利”才能“万全”。应该说,孙子的这一思想,在当今的政府治理中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当前,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军事在竞争,经济在竞争,人力资源在竞争。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中心任务。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基本实现了小康。但一个时期以来,单独追求gdp增长,严重破坏生态、滥用资源,只讲经济发展、不讲社会进步等倾向十分突出,政府治理的缺位、越位现象严重。这样虽然经济一时发展了,但给子孙后代遗患无穷。假如对照孙子的思想,我们发现这种发展战略不是“全胜”战略,不是最上策,而是片面的、局部的胜利,必须予以改变。我们认为,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上,要追求发展的最高境界——“全胜”。体现在战略全局上,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抓,全面实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当然,在全面考虑的同时,在不同时期要突出不同的重点。
三、“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政府治理活动应善于任势。
任势是孙子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关于势,他有一系列形象的描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26#8226;势篇》),“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孙子%26#8226;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