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动力和员工认同等要素。由于企业的生产运行离不开一定的人文基石的“铺垫”和支撑。而这个人文“支撑”需要借助企业安全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并去逐步强化员工对企业理想的心理体验,更加坚定实现理想的态度。
四、安全文化体系的培育分析
1、通过文化影响心智模式
电业工作本身存在的一定危险度,需要员工在工作中保持适度的压力和警觉度。同时,对于逐步从计划治理体制向市场机制迈进的供电企业来说,企业处于改革的转型期,伴随着许多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改变,往往使人一时难以适
应,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适应要求。对人们的心理刺激变量也随之加大。近几年电力紧缺,相对来说,工作量的增幅很大,新的知识、新的工作方式不断运用。假如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心态来适应,就轻易产生心理上的抑郁、焦虑、惧怕、紧张等障碍,甚至心理危机,这些都是在安全生产中需要高度关注的内容。国内外的事故统计表明,人员的冒险心理、侥幸心理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杂乱心理都是酿成事故的根源。注重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认知能力下降、情绪困扰与低落等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与人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与员工的心智模式有密切联系。供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安全文化引发的变革可以说是个人心智模式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更广泛的、宏观层次上的变量,心智模式则是微观层次上的变量,所以企业可以通过优秀的安全文化建设来带动员工的进步,帮助改变个人层次上的心理模式。心理变革是影响员工行为的要害,企业治理中要关注职工的“心模”的非凡作用。一方面,使员工始终保持正常的作业心理情境,在平常心理氛围下思考问题和工作。企业应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去引导员工。另一方面培育员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的心理,使员工减少对烟、酒等的依靠性,能够以更加理性、积极、乐观、健全的心智去面对生活。
2、深化对人的生命价值的理解
供电企业生产运行系统中,各类工作票,操作票,各种安全治理制度已相当严密,但由于位于中心的“人”的失误造成事故仍时有发生,许多事故造成很惨痛的后果。根据事故资料统计表明,在事故发生的各类原因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约占总数的80%以上。分析各种事故案例,发现大量事故都是由于事故责任人心存侥幸心理、冒险心理、麻痹心理,图快、图省事等原因造成违反规程,酿成事故。每个人都是珍视生命的,知道生命的价值,事故付出的代价不仅是金钱,还有鲜血和生命。但如何在实际的工作中,甚至每一个具体的工作步骤中去体现这种“珍视”,去体现这种思想是值得重视的,而不能仅仅理解为在事故发生的那一刻:要是……就不会发生……。这种对事故的“偶然性熟悉”已害人太深了。所以,工作中,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防范事故的意志能力,战胜人本身的惰性,严格执行规程和治理制度,很好地进行自我保护。逐步形成共存于员工思想中的安全理念,很好地进行联防互保,形成对这一价值取向有共同熟悉的“团队”,去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我们南汇供电分公司过去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如:《安全生产,职工警言》活动、青工家属座谈会、《致全体员工家属的公开信》、征集亲人的嘱托、更衣柜上贴家人照片等等,就是要通过安全文化的“润物细无声”作用,来唤起员工心中的情和爱,加深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3、深化对职业本身和职业道德的熟悉
作为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行为规范总和的职业道德建设,包含职业理想、态度、责任、纪律、良心、荣誉和作风等,而这些方面又与安全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映射”关系。员工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