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反映“加入协会好、贷款有担保”。同时,农村信用社的收贷收息率也连年上升,风险贷款率逐年下降,实现了双赢。
三是党员带头示范+金融观念普及:促进农村诚信体系建立。大井镇党委、政府与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规范贷款行为、建立信用机制、防范市场风险、提升服务质量上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适时成立了“公民道德协会”,大力表彰信用户、信用村,号召农户积极贷款,按时还款,大力投保,增强党员群众的诚信意识、风险意识和自保意识,配合农村信用社与担保、保险公司防范各种道德风险,全镇形成了良好的守信氛围,信誉高的农户不断增加。
三、解放思想走创新之路
按照中心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县基供销社要切实把职能转向服务农村经济,以开放办社培育发展为农服务为主体,从农产品营销、生产、加工、市场建设、农资供给、市场信息、生产技术和行业中介等方面创新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助农增收长效机制,使受到服务而致富的农民又帮扶其他农户增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在运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个原则:
1、发挥供销社合作优势。供销社在长期的商品流通和服务“三农”中积累了较强的网络、渠道、人力和群众基础等资源优势,要好好地加以利用。在发展和服务专合组织中要举旗帜,转职能,强服务,争位置,树形象。
罗江县供销社为指导罗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产品销售,在做好四川党政网.罗江治理中心的《合作经济网》信息平台的同时,又在国
际户联网建立了农业经济信息服务网站--《罗江合作经济》。为充分发挥网站信息功能,该社及时收集、筛选、整理罗江当地农产品所供的品种、数量、质量及价格信息和农业新闻及市场信息等在网上发布。同时,该社坚持每周自办了一期《农经信息》免费向全县有关部门、各乡镇、农产品种植户、营销户发送,及时为其提供农产品流通渠道信息、市场行情、产业政策及种养殖业防治病技术,成为了专合组织获取信息及新品种、新技术成果的一份重要资料,收到了良好效果,获得了很好的评价。目前,已无偿为各专业社种养殖户刊送《农经信息》100期、近7000份,受到了老百姓的称赞。该社还在国家级、省市级新闻媒体、内部刊物发表了10余篇宣传报道罗江农村专合组织建设情况的文章。
为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逐步创建农资服务新体系,该社通过多方考察和调研,确定与邦力达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的合作,采取“合作改造”的办法,引进邦力达先进的治理经验,使罗江县传统农资供给网络逐步向现代营销模式转化。目前,罗江县供销系统共建邦力达农资(连锁)配送站1个,连锁店188个,配送点3个。每年,全系统销售各类农用物资38000多吨,农资经营额达2900多万元,保障了全县农资供给。
2、坚持开门开放办社。开门开放办社是供销社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害是要“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就要求要坚持合作制,与农民实现最广泛的合作。一是要与农民合作,建村级综合服务站,直接服务“三农”;二是与农民合作,建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罗江县51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有38个专业合作社是县供销合作社的社员社;三是通过基层社剩余社有资产投入,引导基层社原经营骨干及吸收一部分农村购销大户、农村能人、专业合作组织共同投资入股,形成具有合作制性质的基层社。
3、贴近“三农”,做好党委、政府服务“三农”的助手,农民致富的帮手,成为联结党委、政府与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假如供销社不能为农民做什么,不能为政府做什么,供销合作社没有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经济纽带,也就没有独立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