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知识信息时代,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一刻也离不开信息,信息将成为知识、财富的来源。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图书馆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起到日益显著的作用。我国大部分图书馆已经熟悉到了这一点。很多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正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进传统的服务手段和方式。这是图书馆适应新世纪跟上知识经济时代步伐的重要措施。但是应该看到,也有一部分图书馆却对内部治理的改进重视不够,对贯彻人本治理思想缺乏足够的熟悉。本文就人本治理的含义、实行人本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及实行人本治理的几点建议论述如下。1 什么是人本治理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正确处理人与工作各因素的关系,重视人的创造力,发挥人的能动性,尊重人的基本权力,塑造人的道德情操,调节人的思想行为,树立人的理想信念。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各构成要素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部分,是图书馆最具生命力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源泉。以人为本是新世纪图书馆治理的基本原理。图书馆必须紧紧抓住人本治理这一重要环节,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满足读者和社会的信息需求,以适应这个“知识爆炸”和“信息革命”的时代。
2 为何21世纪图书馆仍要实行和加强人本治理
2.1 新世纪图书馆工作的新形势要求图书馆必须加强人本治理21世纪,图书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变化。①知识信息迅猛增长,而且知识老化周期缩短。人类知识约2年增加1倍,一般的文献信息的有效利用期为5-15年。这就要求馆员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迅速获取新信息的能力;②文献信息的载体多样化。除传统的纸质文献外,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和融文字、声音、图像及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资料等电子型文献已逐渐成为图书馆馆藏的重要载体。馆员要对这些电子型文献了如指掌,耳熟能详,积极主动地为读者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服务;③图书馆工作方式发生很大变化。图书馆传统手工操作的采编、流通等实现自动化作业和治理,而且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全球连网,信息共享。这就需要馆员不仅熟练把握现代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还要当好信息导航员的角色,作好网络信息的组织整序工作;④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图书馆由传统单纯的借阅服务到名目繁多的各种信息服务。这都得馆员努力创造条件,深化服务层次,加大服务广度。
2.2 我国图书馆的治理现状迫切需要实行和加强人本治理
人本治理本是企业的治理原理和方法。西方国家早已运用于图书馆治理工作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遗憾的是,我国图书馆治理学从理论上专门进行研究探讨的却不多,付诸图书馆治理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许多图书馆将图书馆治理仅仅看作是图书治理,即对书的治理而非对人的治理。
我国当前图书馆治理的主要弊端表现在:①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不了解馆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不考虑馆员的合理要求和愿望。没有促膝谈心的诚意,不是和风细雨的说服,故而不能充分调动每个馆员的积极性;②人员素质不高。首先是馆领导素质不强。许多图书馆领导是其他单位落聘而硬塞过来的。外行治理内行的现象比较普遍。其次是馆员素质不高。低素质低学历的所占比例较大,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多。有的专业人才也因图书馆地位低、待遇差而跳槽了;③用人不当。有的图书馆不是用人所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而是循私用人,排斥异己,某种程度上挫伤了部分馆员尤其是高学历高素质馆员的主观能动性;④缺乏激励机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工作优劣一个样。这种全馆吃大锅饭的传统体制是不可能充分激发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3 新世纪图书馆实行人本治理的几点建议3.1 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馆员队伍处在信息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