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方面。这些因素的组成恰恰构成了一个主持人的主持风格。
主持风格和栏目形象是密不可分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心电视台在新闻、文艺、体育、社教、经济、对外、青少等12个栏目中,拥有不同类型主持人400多人。
新闻评论性节目中的主持人形象应庄重大方;文艺娱乐节目中的主持人形象应清新活泼;青少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形象应亲切可爱等等。
总之,一个节目主持人的风格和形象应符合这个栏目的风格和定位。主持人要根据节目类型调整自己,或根据自身的形象、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栏目。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切不可盲目追求所谓“流行”、“时尚”,矫揉造作,故弄玄虚。
主持人还应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哪怕是一条领带或一个小小的饰物假如佩带的不合适都会在观众中引起负面反响,有的甚至造成恶劣影响。曾经就有一位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上节目时佩带了一条带有十字架的项链。节目播出后,立即收到来自全国观众的电话几十个,信件上百封。由此可见主持人在形象细节上同样不容忽视。
2.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
节目主持人要进行信息传播是离不开有声语言的运用的。主持人的语言是工作语言,不是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语言。既然是工作语言,就要比生活中的语言更标准、更规范、更简练、更准确、更健康。
主持人的语言是大众,生活的,但决不是生活语言的照搬和翻版。它是一种经过严格锤炼而纯化了的艺术语言。作为节目主持人要避免把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毛病带到节目里来。首先要做到起码的语音音调的标准。根据国家语委的规定,全国主持人必需讲普通话,而且要通过考级。但现在也有一些主持人在语音、语调上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根据观众听众的来信反映,有资料记载主持人的误读字音若干例:
“大男人模(mó)样”的“模”应读“mú”。(一套《半边天》,李晓萌。)
“这是即(jì)兴的”中的“即”应读“jí”。(一套《东方之子》,白岩松。)
“音乐界的佼佼(jiāo)者”的“佼”,应读“jiǎo”(《音乐盛典》颁奖大会,女主持人。)
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除了要正确流畅地发音吐字,还要加强语言交流的口语化。口语,就是口头语言,是说出来的语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以第一人称贯穿始终,语言中的语气、停顿、转换都要表达主持人特有的语言个性,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主
持人的说话,通常都是在限制中进行的,这个限制,是指“节目时间”的限制,因此主持人要在有限的节目时间中,根据节目内容表达完整的语意和中心思想,要将自己的话说得简明、集中、适听,便于观众的理解。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要临场不乱,从容不迫,以一念抵万念,那就是心中只有镜头,镜头代表你的观众,你的亲人,讲话要有对象感,这样才能亲切自然口语化的主持你的节目。
3.节目主持人的采编播合作与采编播合一
要主持好节目,首要的一点是主持人参与节目制作。节目制作过程包括了采(含策划)、编、播三个主要环节。根据主持人参与节目程度的不同,就有人把主持人分为“采编播合作”和“采编播一体”这两种类型。
“采编播合作”就是编辑为主持人写稿、主持人照稿播讲,或主持人以出场主持为主,部分参与节目制作。而“采编播合一”则是整个节目都由主持人单独完成,主持人参与节目的采编播全过程。
有观点认为采编播合作是主持人的低级形式,采编播合一是主持人的高级形式。因此要用“采编播合一”来取代“采编播合作”。但这种观点在现实节目制作中是否确实有效和实际呢。
中心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曾是《一丹话题》栏目的主持人。《一丹话题》持续了五十多周,从选题、采访、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