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游戏、扮演、各种竞赛……在这些感性活动中,儿童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满足了其好动的天性。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品德与生话课程正是体现了这种理念。
教学片段:让爱做主
师:请大家根据课前调查记录来说说,爸爸妈妈天天都在为你做些什么呢?
生1:早晨上学,妈妈为我背书包;晚上,妈妈还教我做作业。
生2:星期天,我还在睡懒觉呢,妈妈已经为我烧好了热腾腾的鸡蛋面,后来又陪我去商店买鞋,下午还陪我上公园玩。
师:这些同学观察得真细致,可是,我也发现有些同学的调查表填得很筒单。是不是调查工作做得不够认真呢?
生3:不是的,我妈妈平时上班挺忙,很多事情都让我自己做。
生4:我妈妈也是。她说我都快十岁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师:那么,是不是父母为我们做的事越多,就说明他们越疼爱自己呢?(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看来观点不一样哦,不如我们开展一次小小的辩论赛吧。
学生按不同的观点调整了座位,分成正反两方进行预备讨论,并进行正反讨论。
师:是的,父母的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比山还高,不水还深,实在无法计算。同学们,你们可曾发现——(课件演示,师生共同朗诵一首小诗《父母的爱》
师:同学们,我们就在这爱的包围中,一天天长大起来。此时此刻,大家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吗?(背景音乐《感谢你》响起,课堂上鸦雀无声。十几秒过后,终于有一位女生举起了手)
女生甲:我想说:“妈妈,谢谢你!(说完便哽咽起来。教室里依然沉默,教师环顾四面,用眼神鼓励一名男生发言)
男生乙说:妈妈,我爱你!
(教室里非凡安静,同学们谁都不愿说话,眼睛里都含者泪水)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好吗?
(所有的同学都点点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师(声音微微颤抖):同学们,你们的真情很让老师感动。我们都爱自己的父母,这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来表达,可是,爱却需要行动(演示课件:出现字幕“爱需要行动”)你们用什么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是的,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平常的一点一滴,恰恰可以表达最真挚动人的爱!同学们,我为你们感到兴奋,感到骄傲。在此,我想把两张贺卡转送给你们的父母,能帮老师完成这个心愿吗?
老师画贺卡,请学生读贺卡上关于“母亲节”和“父亲节”的简介。
师: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无以回报,惟有一生心存感激。老师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小小举动,天天都让爸爸妈妈感到开心,感到欣慰,感到骄傲,让她们觉得天天都是母亲节,天天都是父亲节,大家说好吗?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好好想想,在脑海里放一次电影:从今天开始,你回家以后会怎么做?想象一下,父母会有怎样的心情?想好了,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交流交流。接下来的时间,老师都想把它留给你们……
(继续播放《感谢你》音
乐,学生都沉浸在想象中,不时露出微笑)
思考:思品教学内容须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案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要重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课程的亲近感。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敏锐地发现了调查表所体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当学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老师便巧妙安排了“心里说”的环节。教师确实要有一双慧眼,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要善于及时进行精辟恰当的处理并及时抓住了这一生成性资源,以此为切入口进行引导,会收到双倍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