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21世纪是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学习化”的时代,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未来社会需要会生存、会学习、会创造的人,未来的人才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学生的自主阅读要求教师角色转换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德国闻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不好的教师给人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学生自主阅读中,教师必须果断进行角色转换。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教会学生宽容、理解、信任和激励学生,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乐趣,自信乐趣、积极进取,实现自强。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学生创造得以发展的动力。也许,学生的一个想法、一个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们不急于怀疑他们的动机。这是由学生所以作为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决定的。宽容的本质,是要我们从学生的过失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我们的教育。信任每一个学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不断的鼓励他们去尝试、去努力,是学生有充分的自信,一定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注重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基础,创造性是自主性的最高形式。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先要学生能够自己作主,有选择、有支配能力。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独创性。所以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自主性的培养有赖于学生的自主活动。所以,教学活动都应贯彻“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书本让学生先读,问题让学生先议,规律让学生先找,习题让学生先做,小结让学生先说......要鼓励学生敢想,更要推动他们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这样,学生才可能更多地体验到独创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思维才具有价值。
四、自主实践,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新课标指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创设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尽情伸展生命活力。
在教学《穷人》一文中,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都引导学生自已读,自已学,自己汇报,自己评价,亲自参与学习实践活动。非凡是在引导学生理解渔夫和桑娜说的对话这一环节时,他们的话虽然朴实无华,然而他们的高尚的品质却使人深受感动。教学时,我不过多地讲解分析,而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和步骤,然后以人四人为一小组,先自己读,自己学,接着把自已读懂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实践证实,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按学习要求找出写桑娜家境贫寒的地方和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观原因,体会出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和善良的美好品格。学生体会出穷人的品格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觉得该怎样读这